改變了歷史?
改變了什么歷史?
安嵐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讓莊曉瞬間進入頭腦風暴。
“改變了歷史”
首先,要有“歷史”才能改變。
不不不,“歷史”是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而且存在于“過去”,那又如何能改變?
正如之前第一次“時間回溯”之后董澤宇跟他說過的話,也如同舒明宇第一次知道之后在電話中跟他說過的話。
如果一個人能回到過去,就代表他擁有“后悔藥”。
而這種東西.是無數人愿意用一切去交換的。
所以這里有一個問題。
是發生過的事情,才會成為“歷史”。
但現在看過去的“歷史”,在當時來說并不是“歷史”,而是尚未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事情。
其實莊曉以前看體育比賽的時候,經常在看到什么經典場面的時候解說驚呼“我們創造了歷史”。
包括看到國家出現一些新的軍工科技產品之后都會有類似說法。
但他們說的都是“我們‘創造’了歷史”,而不是“我們‘改變’了歷史”。
什么情況下才會用“改變”歷史來形容?
那就是說這話的人知道“歷史”發生了什么。
換句話說,安嵐.知道未來發生了什么?!
這個猜測讓莊曉驚出一身冷汗。
因為實在太過離譜。
難道她也能“時間回溯”?
那么自己殺她的事情她是否知道?
難道她是主動被自己殺的?
不不不。
自己可是在2012年跟2024年都殺死過她,這里面本來就有問題。
所以莊曉更傾向她不知道。
或者哪怕她真的能“時間回溯”,也沒辦法預知從未發生過的未來會怎樣。
就比如莊曉也能“時間回溯”,但他能知道2025年發生的事情嗎?
顯然不能,因為那些事情在“未來”,所以“現在”尚未發生。
安嵐同理。
但這都只是莊曉的猜測。
其實還有另一種可能,也是最大的可能。
那就是“語法”錯誤。
安嵐從小在國外長大,可能也是在國外出生的。
而這“日記”上的她只有十幾歲,應該是沒經歷過中文環境的時期,會寫中文就已經很了不得了,可能這時候她都不會說中文。
所以她用錯了語法。
這里她要用的是“創造”歷史,而不是“改變”。
莊曉側頭詢問,“小蝶,1960年6月1日發生什么大事了?”
接著他一拍腦門,“我忘了這地方沒信號,等上去再查吧。”
舒蝶眨巴眨巴星眸,“曉哥,你.哦哦,我忘了你在里面了。”
莊曉奇怪,“你知道?”
“這是個國人都知道吧。”舒蝶樂呵呵解釋,“初三歷史書上都有的,1960年6月1日,歸國科學家安嵐先生主導研發的我國首臺計算機橫空出世,而且一出世就是高速計算機,按算力完全碾壓了當時美國的計算機。
“之后的原子彈、氫彈與彈道導彈以及衛星技術的發展都因為高速計算機的出現而提前問世。”
莊曉眼角微微抽搐,“那我居然沒牢底坐穿”
如果讓莊曉遇到這種人,恐怕恨不得直接判個凌遲算了。
“不知道,當初我爸想托我爺爺去問問有沒有辦法,但我爺爺去問過之后,人家說安先生提前立過遺囑,說自己哪怕日后死于非命也不要過于追究,就按正常法律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