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是龍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由劉備墓和武侯祠組成。
劉備世人不念,但丞相千古。
雖因君臣大義,掛名漢昭烈廟,但世人只認武侯祠。
故有詩云——
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卻道武侯祠。
由來名位輸勛業,丞相功高百代思。
不只是他,古往今來,就沒有一個皇帝不想要諸葛亮這樣一個丞相!
進了門,順著人流往里走,有一個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著小字,記載著劉備的一生功績。
大家駐足觀看了一會兒,然后繼續往里走去。
劉備的名聲,在民間不是很好,絕大部分人都認為他假仁假義,是個喜歡作秀的偽君子。
這些年隨著網絡的科普,要好了很多。
但女孩子,對歷史不感興趣,知道最多的也只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來到第二道門,蘇宇看到匾額上“明良千古”四個字,“藝然,我來考考你,這四個字是什么意思?”
受男人影響,洛藝然對歷史比較感興趣,答道:“明君良臣,千古垂范!”
蘇宇笑著點頭,豎起一根大拇指,“厲害!”
得到男人的夸贊,洛藝然笑了一下,“我剛好知道而已。”
再往里走,就是漢昭帝廟了,供奉著劉備和他的臣屬。
左右兩側,文臣武將各十四位,全都是建立蜀漢的功臣。
文臣中,被大家熟知的有龐統、簡雍、費祎、鄧芝、蔣琬、董允、秦宓、馬良……
這些人,很多都出現在《出師表》里。
武將中,被大家熟知的有趙云、馬超、姜維、黃忠、廖化……
這些人不用多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傳奇,民間故事極多,更加的朗朗上口。
五虎上將之三,趙云、馬超、黃忠。
繼承丞相遺志的姜維。
快八十歲還當先鋒的廖化。
來到正殿,有一高大雕像,坐高3米,全身貼金,冠冕九旒,雙手執圭。
左右侍者,一捧傳國玉璽、一捧尚方寶劍。
塑像前牌位上寫著劉備的謚號“漢昭烈皇帝”。
這就是劉備了!
目光緩緩從雕像上掃過,蘇宇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悲涼。
縱觀劉備一生,只重復了六個字。
敗敗敗,逃逃逃!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成就一番偉業。
這樣的毅力,值得他去學習。
同樣也對得起他殿門口的四個大字——“業紹高光”。
說的是劉備繼承漢高祖劉邦和光武帝劉秀的基業,并且超越了二者。
只可惜,這只是單純的期望而已,并沒有真正做到,最終功敗垂成。
不然三興漢室,天命也終將歸漢,后來者最多只會做伊霍之事,不會真的想去當皇帝。
正殿兩側緊鄰東、西偏殿。
東偏殿為關羽塑像和其子關平、關興及其部將趙累、周倉的陪祀塑像。
西偏殿則是張飛及其子張苞、孫張遵的塑像。
沒有多待,劉備這個不成真龍的失敗者也不值得他去瞻仰崇拜。
往后走,一行人也終于來到諸葛亮的地盤——武侯祠!
進門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指的是《前出師表》和《后出師表》,用來酬謝劉備的三顧茅廬!
一對指的是《隆中對》,送給劉備一場帝業,讓人銘記千秋。
意思是,沒有諸葛亮的輔佐,就沒有蜀漢的江山,更沒人知道你劉備是哪一號人物?
足以見得古往今來,世人對諸葛亮的評價高到什么樣的地步。
諸葛亮的廟宇面積僅為劉備殿的一半,上書匾額——“名垂宇宙”。
出自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