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朋友,不說這些。”
蘇宇伸手壓了壓,“明天這時候,你再來這里,我給你準備好治你病的藥。”
“拿回去吃了,一個星期就能看出明顯的效果。”
“連續吃一個月,你的病也差不多好了。”
“但這個藥不能停,每年都要吃一個月這個藥。”
“這樣,就能保證你的病不會再復發。”
“那蘇總,我就告辭了。”
葉祖明笑著站起來,“我明天這個時候再過來。”
出于禮貌,蘇宇把人送到電梯口。
他很少有主動送人的時候,但這個葉祖明對他后面的發展很重要。
他雖然在國內混得風生水起,但對國外的情況兩眼一抹黑,一無所知。
還需要依靠對方來站穩腳跟,度過最虛弱的那段時間。
只是國外的情況復雜,他在國內,除了錢,什么都幫不上。
那么到底該派誰去呢?
其實,他身邊也沒有多少可用之人。
國內的環境太安逸,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材。
那么,就只有一個人選——岳蛟龍!
他有在國外待過的經驗,對于國外弱肉強食的環境很熟悉。
但他加入公司的時間太短,資歷還不夠。
在龍國,乃至全世界,很多時候都要講究排資論輩。
但什么是排資論輩?
又為什么要講究排資論輩?
這些,很少人能夠回答上來。
但蘇宇卻知道。
一個利益集團,要有固定的規矩和規則。
論資排輩,就是規矩和規則。
自己作為君主,是他手下利益集團的既得利益者,同樣也必須要遵守這套規矩和規則。
一旦他不遵守規則和規矩,那么下面的人心就散了。
古代那些所謂的昏君,就是因為不遵守規則。
被手下人叛亂,最終殺死。
他雖然沒有這方面的擔憂,但也需要遵守這套規矩和規則。
只有大家圍繞著規矩和規則來辦事,那么這個利益集團才會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可凝聚力是有了,但時間久了,也成了一潭死水,沒有活力。
這時候,英明的君主就會源源不斷的引入外面優秀的人才。
這也是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之一。
但哪怕是高中狀元,也需要一步步從底層做起。
如果打破原本的規矩和規則,給后來者太高的地位。
那么利益集團內部的其他人就會不服。
哪怕他們都知道那人有真本事,那也不行。
畢竟大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有上位的機會不給他們這些忠心耿耿的老兄弟,反而給新來的人。
不管換了誰來,都不會服氣。
同理,他如果驟然給最后來的岳蛟龍太高的位置,其他人就會不服氣。
不服氣的后果是什么?
當然是心情抑郁,消極怠工,做事不認真,君臣感情不和。
他們終究只是普通人,對自己并沒有清晰的認知。
只認為,忠心耿耿,認真辦事,就能夠抵過一切。
至于事情成不成?
跟他們關系不大。
站在蘇宇的角度來講,如果隨隨便便就給人高官厚祿,那豈不是與草寇無異?
任何勢力,在穩定下來后,都是徐徐漸進,而不是突然提拔到高位。
除非是遇到大家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大家都需要一根救命稻草。
這時候,賢能的君主就會給自己看中的人,一個比較敏感的位置,讓他快速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