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很多研習占卜之道的修士都將卜卦的結果當作一個確定會發生的必然,實際上反倒落了下乘,至少在我這一脈看來,占卜只能無限接近確定,但永遠不能將這個確定的概率變為十成十。”
“可話又說回來了,若是能將占卜的準確程度提升到九成九,那么事事篤信卜卦的結果也未必會有什么問題,但前提是你對自己的技藝有絕對的自信。”
宋見虛說起占卜一道,談興大起,言道:
“所謂【卜卦】得出的卦象是什么?實際上是由一個個小卦象組合而成。”
“譬如你要卜算一個未開化的土人今日要不要出門?就得卜算這土人的身份地位、族群習俗、甚至實時的天氣環境。”
宋見虛拿出了一個具體的例子講解道:
“落星海的外海四域環境迥異,我南海之域時常暴雨連綿,若是以種植樹果、米稻為生的土人,雨季便只能在家中休息,唯有到了晴季才可出門農忙。以捕魚為生的土人同理,也是晴季才可出海捕撈。”
“可南海有些島嶼的土人卻以捕獵島上動物為生,而很多島嶼上的動物偏偏是雨季才大批量出現在島上,這樣的土人反倒是必須要下雨天出門捕獵。”
“可若是土人中的祭祀或貴族呢?他們本就是族群的統治者,天生便不事生產,實際上不論晴雨天氣,他們都可以在家中待著坐享其成,因此身份地位也決定了他們這一日會不會出門。”
“很多學藝不精的卜師之所以占卜的結果不準,多半是獲知的信息并不充分,因而沒有對所有的變量進行預測占卜,這才令占卜結果往往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為什么老夫說占卜自身反倒是最準確的?正因最了解自己的往往就是自己,譬如煉丹,哪怕對占卜之道一竅不通的丹師,煉丹到了后半段,也大多對這一爐丹藥的品質有了一個大概的預期,這何嘗不是一種原始的占卜?”
荊雨靜靜聆聽,用心默記,他初入仙道時謹小慎微,向來不與高階修士有太多因果牽扯,這樣大真人親身傳道的機會極難遇到,自然不會放過機緣,有疑惑便直截了當的問了出來:
“宋真人,晚輩有一事不解,占卜向來與壽元關聯極大,為何消耗壽命能夠增加占卜的準確性,這其中有什么門道?”
宋見虛聞言一怔,旋即笑道:“這倒是將老夫問倒了,其實老夫也不清楚這是什么原理。”
“嗯?”
這位老真人繼續解釋道:
“譬如修士燃燒法力,可以令大多數術法神通的威力更上一籌。”
“煉體士消耗血氣,能夠暫時提升肉身力量。”
“燃燒法力、消耗血氣,都能夠提升相應的某種效果,這在我們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對否?可其中的原理是什么?你能說得出來么?”
宋見虛悠然道:“消耗壽元提升占卜的準確度,本質上也是一種【天經地義】,或是【等價交換】,至于為什么,不知道。”
“或許是某種天道規則,或許是哪位超出我們想象的大神通者制定的規則,都有可能,過分糾結此事,其實并無太多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