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鏡要自創功法?”
云玄策訝然道:“道友丹成金紫,道途一片光明,何必如此心急?”
“雖說自創的功法才是最為契合自身的,可畢竟是耗時耗力之舉,若無大量壽元,還是先循著前人道路行進便是。”
“一般來說,至少也要成就元嬰后再考慮自創功法才比較穩妥。”
荊雨自然知曉這個道理,但他的【問鏡觀命法】卡在了金丹圓滿,并無后續元嬰功法,只能如今便開始籌謀。
于是懇切道:“玄鏡如今尚算得年輕,距離金丹大限還早,尋思著早些自創出契合自身的功法,也能讓根基再牢靠些,往后結嬰開竅,更多幾分把握。”
葉星云在一旁恍然大悟:“是了,到底是丹成金紫的天驕,心氣就是不一般。”
“雖說紫氣金丹幾乎必成元嬰,但想要【嬰成九竅】卻也并非易事,若是機緣耗盡、后勁已失,哪怕是丹成金紫,最多也就結個五竅、六竅的元嬰,能成七竅以上的,足以傲視同儕了。”
“這玄鏡道人只怕是奔著九竅元嬰去的,否則也不必這般費盡心思自創勞什子功法。”
葉星云心中暗暗道:“當年我結嬰時,正逢斬龍島地龍翻身,萬千龍魂蘇醒,暗合了飛龍在天的意象。”
“又逢星移物轉,數萬年難得一遇的【九星連珠】星象也被我碰上了。”
“再加上數種結嬰靈物、超品化嬰丹、家中壓箱底的數件輔助修行的古靈器齊齊發力,這才僥幸結成【九竅元嬰】,可見嬰成九竅之難。”
云玄策見荊雨意向甚堅,也不再規勸,沉吟道:
“自創功法并非易事,為何我建議你元嬰之后在考慮自創的事情?實際上是因為元嬰真君在身份地位上與金丹修士便有了天淵之別,能夠撬動的資源人脈也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許多元嬰真君若想要自創功法,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在一處仙山寶地建立道統,廣收門徒,將自己所創功法的前幾層傳授給門人弟子。”
“于是門下弟子人人習練,便相當于有了大量的試錯樣本,修士自可觸類旁通、查漏補缺。”
“這也是為何很多宗門弟子來來回回修的都是那么一道功訣,實際上很有可能就是當年創派祖師留下的自創功法。”
“但若是金丹修士創立道統?能吸引來的修士質量便不是元嬰道統可比的,且弟子數量也不是一個量級,改進功法的效率便大大不如。”
荊雨心中搖了搖頭,他的【問鏡觀命法】位格太高,壓根【不顯于世】,無法通過手寫、口述、神念刻錄等任何形式傳授給他人,開宗立派這條路子明顯是走不通了。
云玄策見荊雨沒甚么反應,也知曉如今讓荊雨開宗立派還是有些難為這位天驕了,于是繼續道:“若是這條路走不通,那便只能用笨辦法,多看些其它道統的功術法訣,博采眾家之長,憑借一己之力創出一道功法來。”
“這條路的弊端在于對修士本人的天資悟性要求極高,且需要大量時間試錯改進,同樣不甚好走。”
云玄策淡然道:“天下的術法、神通、功訣……甚至修仙百藝,都有共通之處,對于如何改進,我這里給幾個思路,玄鏡自可慢慢摸索。”
“修行功訣實際上是個人修行理念的一種體現,最簡單的自然是搬運靈氣、煉化法力,用任意方法吸收靈氣,搬運一個周天,納入丹田化為法力,便是一種功法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