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修真無歲月。
玄策門三峰并立,呈現三才之勢,【天笈峰】乃是門中議事、敕封、祭祀、演武之所在,最為高聳巍峨。
【地泉峰】則為修仙百藝堂口、以及各大金丹長老、門中真傳弟子修行洞府之所在。
【人盤峰】卻是內門外門弟子、執事修行生活的地方,雖靈機最為稀薄,可反倒是最熱鬧,最有煙火氣的一座仙山。
這一日,自【人盤峰】走下一位帶劍女修,這女修唇紅齒白、模樣秀麗,雖不是傾城絕色,但也算美貌,尤其腰間懸配的那一柄蟒皮劍鞘的法劍,更讓此修平添了一分尋常女修少有的英氣。
此人名為【楊宛】,乃是玄策門內門弟子,年方六十余歲,已有了筑基初期的修為。
筑基修士在云川這等小域境在坊市中可稱得上一聲“大人”,但在中州域便算不得什么,只是如今玄策門內筑基修士還不算太多,這才顯現出金貴來。
路上楊宛遇上了幾位同門,也都點到即止地打了招呼,其中有人笑著問道:
“楊師妹,這是要去哪里?”
楊宛低聲笑道:“回師兄的話,今日不是傳功長老一年一度為眾弟子講道的日子?師妹這邊是要趕去【地泉峰】的【玄鏡居】占個好位置呢!”
那人奇道:“如今這天色初白,距離長老講道的午時尚且還有足足三個時辰,師妹何必著急?”
楊宛應道:“早早去候著,總顯心誠,說不得能得長老提前指點一二。”
“難說,這傳功長老如今講道已是第十個年頭,第一年還裝模做樣來【人盤峰】講一講,后來許是憊懶性子上來了,將講道的地點挪到了自家洞府門前,累得我們這群弟子還要上【地泉峰】聽課……”
那弟子咕咕噥噥,顯然有些怨氣。
“一年也就一次,師兄何必抱怨。”
“是了,也難怪師妹為長老仗義執言,這是盼著長老給她開小灶哩!”旁邊一人起哄道。
“啐!少來嚼真人的舌頭根子,你若是修行勤奮、精研術法器藝,長老自然也會給你開小灶!”楊宛笑罵了一句,終于顯現出了一絲本真的瀟灑與潑辣性子,握緊了手中法劍,下山的步子快了許多。
方才那弟子的戲言倒并非空穴來風,楊宛此人確實很得荊雨青眼,時常私下指點于她,甚至早期峰內還傳過他二人的風言風語,鬧出好一陣風波。
但楊宛心中卻如明鏡一般,玄鏡真人是丹成金紫的蓋世天驕,哪里能看得上她這個初入筑基的內門弟子?之所以時常指點,一是自己性子張揚,厚著臉皮求來的,二也的確是惜才。
她自小覺醒靈根后便有些神異,握持利器時總是比其它的法器更為得心應手一些,威力也大了少許,因而才以法劍為主修的器物。
但她也并非是此心唯劍、不假外物的純粹劍修。
在楊宛看來,劍器只是一種威力奇大的兵器,并無特殊之處,她之所以使用法劍,也并非愛劍,而是單純因為法劍的威力比刀、槍、劍、戟這幾種法器更強而已。
也正因如此,她所擅長的流派更偏向以術法輔助御劍之術的【術劍】,殺力難以與純粹劍修相媲美,但勝在手段豐富。
加上她又兼修煉體,是罕見的法體雙修之士,以至于雖然不過初入筑基,但戰力在筑基初期修士中已屬出類拔萃了。
當然,這也離不開玄鏡真人對她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