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不必妄自菲薄,哪怕專修性靈,也未必不能得窺大道。”
荊雨隨口道,畢竟他最大的靠山【九命道君】就是以【蘊神術】成道,也是一位只修性靈的人物,不照樣修到了道君境界?只要有道尊庇佑,也可以算得上某種意義上的永生了。
“難難難!”
云頂天君又嘆息了一陣,又有些好奇道:“假若這【命】字解作【命軀】,難不成你這根本功法還附帶煉體之效?怪不得你這法軀肉身遠超尋常修士。”
荊雨聞言沉思起來:“【問鏡觀命法】之【命】還是應當解作【命數】才對,若解為【命軀】,豈不是成了一門煉體功法?”
更何況此前荊雨每每在【命數】一道有了新的理解,【問鏡觀命法】都會作出反饋,使之法力有了本質上的提升,更佐證了他的判斷。
“況且哪怕我真的以【命軀】為方向改良功法,難道還比得過道尊親自操刀的【苦渡經】不成?”
“若以修【命軀】而論,哪怕是上界,又有幾門功法敢說一定能夠壓過【苦渡經】?”
思及此處,荊雨恍然:“這么想來,以【蘊神術】成道的九命道君,與以【苦渡經】成道的萬壽道君,兩人豈不正好是專修性、命其中一道的代表人物?難道正是因為性命有缺,才讓他們二人一直無法窺見道尊境界?”
當然,這并不是荊雨目前這個境界需要考慮的問題,在短暫思考后便拋諸腦后。
云頂天君又言道:
“方才還只是以單字來解,但既然這功法有五個字,自然也有組合起來的解法。”
“譬如【問鏡】同解,【觀命】同解……都是一種方向,至此發散思維,衍化萬方,有無窮無盡之可能。”
云頂天君的話再次啟發了荊雨,他的靈感迸發,一時間過去的種種功法秘術都化為資糧,奇思妙想不斷,與云頂天君坐而論道,說到妙處,竟下意識撫掌而笑。
漸漸地,荊雨竟盤膝端坐于藏書閣的眾多書架前,好似進入了物我兩忘之境,渾身氣息起伏、法力蒸騰,有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玄妙。
云頂天君一怔:“這是……”
修士修行,道行漸漸增廣后,偶爾會有靈光一閃之時,進入悟道境界,這便是所謂的【頓悟】。
而荊雨目前正是進入了【頓悟】的狀態。
云頂天君暗暗心驚:“【頓悟】可遇而不可求,乃是每個修士難遇的機緣,雖然不能立時增益神通法力,可對后續道途益處無窮,說這小子是好運道,偏偏是厚積薄發;若說他好資質呢?偏偏沒了與老夫的論道之機也不能成。”
如今他與荊雨互立了心魔誓言,在云頂天君的視角中,二人早已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荊雨進入頓悟之境,對他而言自然不是壞事,云頂天君倒是不至于故意干擾,阻人道途。
這頓悟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過一刻鐘后,荊雨便緩緩睜開眼睛,目光中多了一絲淡淡的深邃。
“小友,如何?”云頂天君有些羨慕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