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是結過元嬰的,難道不知曉開啟竅穴的難度?”
眼瞅著葉星云要說出結嬰的一些心得,在場的幾位金丹真人、包括管凌霄都豎起了耳朵,生怕遺漏了什么關鍵信息。
只聽得葉星云又道:“凝結元嬰這一步倒還好說,對玄鏡而言應當是最為輕松寫意的……而之后的心魔劫?”
“我瞧著玄鏡心性不錯,應當也困不住他。”
“難就難在【開竅】這一步上。”
“須知為元嬰每開一竅,難度都會倍增,若開【第一竅】的難度為【一】,那再開【第二竅】的難度便成了【二】。”
“若想開【第三竅】?難度就成了【四】。”
“第四竅則是【八】……以此類推。”
“兩個結嬰條件相同的金丹修士,若再無其它變量,每多開一竅,都需要令自身的仙道根基底蘊翻倍……”
“當年李素玄才嬰成八竅而已,這天下間有幾個金丹修士敢言自己的根基底蘊能是李素玄金丹時的兩倍?”
葉星云唏噓道:“當年本君還是金丹時,估摸著根基底蘊也就與那位小李劍仙差相仿佛,能夠凝結九竅元嬰,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其實是取了巧,仰賴外力罷了。”
“若是讓我再結一次嬰,可沒有半分嬰成九竅的把握了!”
————
天笈峰頂,九霄罡風如龍吟虎嘯。
荊雨盤膝閉目,吞吐靈機,不斷平衡體內法力真元,周身各大竅穴吞吐著日精月華,整個人幾乎要被濃郁的靈機完全包裹。
“要凝結元嬰了!”
荊雨的面色雖古井不波,但心緒卻出現了一絲起伏。
他凝結元嬰的法子大異于常人,并非破丹成嬰的【卵生】,而是走了【胎生】的路子。
雖已用【傀儡金丹】模擬了千遍萬遍,自認有了十足把握,可畢竟這一次不同于模擬,荊雨自然要慎重再慎重。
“坎離交濟,金丹抱胎!”
丹田中那枚溫養多年的無暇金丹突然迸發出琉璃金光。
不多時,【無暇金丹】已沒了原本的模樣,漸漸長出了頭顱、四肢,有了一個胎兒的形狀,仿佛正在荊雨的丹田中側臥而眠。
這異象若被外界修士得見,定要驚駭欲絕——仙洲界古籍中早有明訓:“金丹如卵,破殼成嬰”——而此刻荊雨體內卻正上演著違背常理的胎生造化。
漸漸地,這胎兒的形狀愈發凝實,原本連在一起的手指、腳趾自然分開,真真正正有了一個嬰兒的模樣。
又過了良久,嬰兒體內已然生出細密經絡,那些金色脈絡竟與荊雨本體的奇經八脈完全對應,恍如鏡中倒影。
荊雨以內視之法觀之,只覺這元嬰與書中記載的尋常元嬰大不相同,一般而言,修士凝結的元嬰顏色大多是純白色,也有與自身靈根屬性相似的顏色……或是修習了甚么魔道功法,也常有血色、漆黑色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