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裕也抬眼看向了殿內的元祐帝。
借著晨光,宋裕有些看不清元祐帝的神情。
但是宋裕的的確確的感受到了元祐帝殷切的視線,他們既是君臣,也是父子。
幾息后,元祐帝朝著沈明文招手。
沈明文走到元祐帝面前,先向元祐帝行禮,而后從元祐帝的桌案上取出了試題,交給了禮部尚書。
整個過程,在場鴉雀無聲。
新科貢士們都依次找到了自已的試桌,就座后紛紛看向眼前的考題。
元祐帝最終定下的是一道關于民生的題目。
“輕徭薄賦以厚民生,開倉賑災以紓民困。然行之既久,或國用有不足之慮,何解?”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宋裕嘴角抑制不住的直抽。
看來去年年底國庫沒銀子的事情還是讓老頭子上心了,竟這般擔心今年年底國庫還沒銀子。
瞧瞧這題目出的。
直接把實施仁政和國庫充裕這兩個選擇題放在了眾人面前,讓大家選。
宋裕忍不住又抬頭瞄了一眼元祐帝,正好和元祐帝的目光對上。
似乎是讀懂了宋裕眼里的揶揄,元祐帝長臉一拉。
今日到這里的都是新科貢士,大祁腦子最好使的一波人,他問問法子怎么了?
他要是不問,就得讓這混賬和沈家老三兩個人把腦汁兒給想沒了。
他這是為這混賬好!
宋裕勾了勾嘴角,繼續低頭沉思起來。
殿試時間為一天,日落停止。
所有考生都并未下筆,均是開始思索著破局之法。
......
草紙上,宋裕幾乎是未加思索,便在國庫充裕上畫了個圈。
畢竟這老頭是真的很介意國庫空虛!
但凡通篇出現一句可使國庫空虛的話,就算是暫時的,估計也要跟狀元之位說再見了。
可又不能不實施仁政......
宋裕望著紙張上空白的地方有些出神。
忽的,宋裕眼神一亮。
有了!
宋裕提筆,先在草紙上粗略寫了大概,而后又估算了一下總體的字數,方才開始在試卷上落筆。
“臣對: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仁政,非布惠于一時,國用,非積貯于倉廩,圣慮及此,誠社稷之福也。臣謹以開源節流四字為綱,備皇上采擇。”
幾年磨練,宋裕的字早已是筆力均勻,線條沉穩有力,可觀賞性甚高。
剛寫下開篇段落,宋裕便發自內心的覺得此篇策論,絕對可以正中元祐帝之懷。
接下來,宋裕便開始圍繞如何開源和如何節流來寫。
如何開源?
宋裕嘴角微勾,那還不簡單!
開疆拓土,把周圍的各國打下來,穩定之時自然可以開源。
興水利,通漕運,使旱澇有備,糧食增收,自然也可以開源。
至于節流,那就更簡單了。
把尸位素餐的人清理掉,嚴苛貪污刑罰,便是節流。
宋裕寫的流暢,幾乎都沒有停頓的地方,在場的官員們本就對宋裕格外重視,見宋裕如此,各個都心中好奇。
這道題,可不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