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越班師回朝的軍隊剛抵達倭國戰場不到一個月,便打了勝仗。”著著,元祐帝聲音低沉了下來。
就在宋裕以為老頭子要睡著了的時候,元祐帝方才幽幽嘆了口氣,“徐家后人腦子都靈光,是有福氣的人家。”芬兒如此。
阿歡亦是如此。
“父皇的對,兒臣也覺得自己隨了一半徐家的聰慧。”元祐帝黑了臉,多無益。
“不過這徐胖子手段還真凌厲,倭國凡是不肯就范的通通殺了,連個勸降的流程都沒有。”宋裕嘖嘖道,看不出來啊。
“倭國人陰險狡詐,徐進若此舉是對的。”
元祐帝一想到倭國的缺斤少兩就覺得心里發堵。
“等徐進若凱旋,朕要好好嘉獎他。”
奇怪。
打了倭國他怎么覺得比打了大越還高興?
本來冷清的徐家立刻熱鬧了起來,接二連三的有人來拜訪,卻都連徐家的大門都沒能踏進去。
徐家。
“姐,今日已經來了第七波人了。”
“都不見。”徐雅玉正在自顧自的抄書,連頭都沒抬,細碎的陽光透過窗紙灑在發絲,整個人便好似被鍍上了一塊金光。
“當初父兄前往倭國之時無人相送,如今得勝便要來同徐家交好,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應如此勢利。”這幾個月,徐雅玉當真如同自己的名字一般,被打磨成了一塊更為沉穩溫和的玉石。
“姐,自太子殿下狀元游街那日后,您就沒出過府門,奴婢是擔心您自己待的時間太久。”
“我身上還戴孝,在府里最穩當。”本以為父兄后半生都要在外跟倭國對戰了,可如今竟直接大獲全勝,徐雅玉已滿心感激。
一想到徐家不會再只有她一個人守著,徐雅玉下筆的手都有些顫抖。
她想父兄了。
也想祖母了。
就在滿朝文武都盼著徐進若凱旋之時,突然一道異樣的聲音響起:
“皇上,臣以為徐家女可為太子妃。”恒王看著出言的朝臣,低頭掩去了眼中笑意。
徐家正在風頭之上,若太子再拒絕迎娶徐家女,便會同徐家結仇,失去一大助力。
恒王有的時候甚至都在想,大祁出了一個不愿娶妻的太子,這是上天明晃晃在給他機會。
這句話就像是一顆石子打破了表面上看起來平靜的水面,接二連三的朝臣出來附和。
畢竟徐家女無論是身份還是才情,都足以當得太子妃。
宋裕的臉再次黑了下來。
不是因為覺得被逼迫。
是因為百官嘴里那個太子妃人選,和他曾發生過一些不太美妙的經歷。
“太子有何看法?”
“本王沒有什么看法,你們接著聊吧。”宋裕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看的朝臣們頻頻皺眉。
這一消息也迅速傳到了徐家。
“姐,您想當太子妃嗎?”聽著婢女的話,徐雅玉眼底難得露出了幾分波動,太子妃這個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世家會為此掙破腦袋,又怎會白白在她的頭上?
只怕捧她是假,試探太子是真。
思及此,徐雅玉緩緩開口:
“我當初是想過當郭夫人,但我沒想過當太子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