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江向陽在直屬營的政治工作。
戴參謀長和吳政委也有過討論。
不管是轉化俘虜,還是訓前,戰前的動員,他的一些言論,充滿了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跟我黨現有的一些宗旨,并不完全一致。
可紅25軍現在豎起的是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本身就高舉著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旗幟。
既然高舉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可以團結更多的同志。
讓他們參加紅軍,就說明紅25軍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吳政委甚至跟戴參謀長說,若是以后上級有人追查這件事,就說是自己要求江向陽以及全軍這樣干
“能有機會,讓江營長親自指點我們帶兵,你們一定要拿出所有精氣神,好好學,好好記錄..”
攻下宜城。
不應該說是攻下宜城,應該是以“中央軍44師”的名義,征用宜城。
不管是宜城的民團,還是警察,稅務機構,都沒有反抗。
輕松的像是在做夢。
“要是能這么一路騙著,打回鄂豫皖,有多好。”
聽見224團一營劉指導員的話,劉科長差點沒笑出聲來。
宜城的位置,正好位于鄂豫陜邊緣,集結的中央軍13軍和44師身后。
也在國民黨衛立煌帶領的清鄉鄂豫皖中央軍的身后。
正好是一片空檔。
當地民團大都知道紅軍的位置,也知道國軍的位置。
警惕性才會那么差,也才讓江向陽如若無人之境。
笑過之后,一臉酸楚。
回不去啊,回不去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回不去那里親切的山山水水,忘不了的還有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我也想鄂豫皖了,真想打回去。”
從報紙上知道衛立煌正在全力指揮部隊,圍剿根據地殘存的游擊隊。
江向陽也很不爽。
可是他知道,回不去了。
眼下創建的鄂豫陜根據地,只是紅25軍長征第一段短暫的停留。
在歷史上,鄂豫陜可是一個穩固的根據地。
紅25軍奉命北上會師,還在這里留下了兩千多人的游擊師。
好好利用這個機會,歇口氣,不僅要恢復元氣,還要壯大自己。
即便是鄂豫陜地域狹小,又特別窮,養不起太多軍隊,也要利用這個難得機會,壯大自己。
才能迎接下一階段,更加艱巨的長征。
部隊人多了,需要的物資,錢糧,也要多了很多。
沒錢,我就搶
沒裝備,沒彈藥,我再搶。
我就會搶。
從竹山開始這一路,路過的縣城,他從土財主,從國民政府的稅務機構,從縣太爺和警察手里,搶了兩萬多大洋。
到了宜城,又搶了兩萬。
可他還不滿足。
陳三右帶3連,4連,他帶著5連,6連在宜城周圍,打了一圈地主們,給農民分了地。
也帶回了300多新兵。
找來了政委派給他的軍部,省委,主力團的干部們。
“各位,幫個忙....360個新兵,跟民團俘虜,分開操練...”
說起分開操練,這群干部頓時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