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判斷,會師以后的一,四方面軍,都會走出草地,而且川西北這片號稱死亡沼澤的草地,走出來也是彈盡糧絕,所以我們當務之急,是要引開堵在草地北面的白匪軍重兵集團..”
怎么引開,無非是紅25軍折向東北方向,或者是西北方向。
如今74師已經在蘭州了。
馬步芳,馬步青,包括新編14師以及甘肅的大部分民團,都會被調到西線去。
而東北軍,十七路軍,馬鴻逵,鄧寶珊,就只能是73.75師來調動了。
“政委的電報上也說了,建議我們在蘭西公路上,再打幾天,一旦發現敵人有合圍的跡象,立刻朝著東北方向進軍,去陜北,找陜北紅軍..”
西線都已經打瘋了
74師全然不顧自己安危,飛蛾撲火一般的調動敵人。
馬步芳,馬步青想來甘南堵截草地上的紅軍,做他的春秋大夢。
東線呢?
這么去陜北,甘心嗎?
反正說這個話的徐副軍長,不甘心。
原本在六盤山隘口分散駐防的馬鴻逵所部東撤了。
眼下,跟鄧寶珊所部,撤回了分散蘭西公路,六盤山隘口的防御,抱成一團,龜縮在六盤山東面的平涼城,不出來。
東北軍,十七路軍也磨磨蹭蹭的沒上來。
倒是南面胡宗南的第一師主力北上了。
截獲他們報捷的電報,先頭部隊,好像接管了天水城。
“要不,我們趁著東北軍,十七路軍,中央軍都沒上來,去攻打平涼?”
葉副師長這個建議,簡直對了徐副師長的胃口。
程軍長卻有些擔憂
“74師連克數城,除了天水是投降的,其余基本上都是用騙的方式,接管城門,強攻不可取。”
“不一定強攻,我們穩扎穩打,那火炮給敵人造成威脅,打出聲勢來..最好能激怒敵軍,出城跟我們激戰..”
徐副軍長也認為不好打,畢竟馬鴻逵部都縮回去了。
豈有不在城內防守,出城迎戰的道理。
不過兵強馬壯的一萬多紅軍,這樣的富裕仗,不打出聲勢,威懾敵人怎么行。
“打一打看,要是平涼真的不好打,我們就遵照政委的建議,向東,去找陜北紅軍..”
石健民帶了一方面軍確定北上的消息,卻沒有等到主力紅軍。
眼下甘肅并不適合成為紅軍的根據地。
去陜北也不錯。
會師陜北紅軍,壯大了力量。
可以迎接一方面軍
萬一陜北那邊發生什么不可控的事情,還可以越過潼關到西安的鐵路殺回鄂豫陜去。
“真希望,政委他們能一路平安的殺回來..”
“就是,要是軍部出了事,老子扒了他江向陽的皮..”
紅25軍分兵,一路順著蘭西公路向西打。
另外一路,順著公路向東。
不止幾個團長牽掛著東線的領導,干部。
軍長,副軍長下這個決定也很不容易。
眼下他們打甘谷,打清水,俘虜比傷亡要多。
就這么帶著轉戰,不利于展開俘虜轉化工作。
這也是吳政委建議他們去陜北的重要原因。
“你們不準發牢騷,政委同意江向陽的作戰方案,肯定有什么不為人知的考慮,電報上也無法詳細的跟我們說清楚,江向陽每次都能在重兵圍困中脫險..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同志。”
徐副軍長一言定音..他還是比較理解這些團長的。
221團一路上攻城拔寨,提速北進,本身就給了他們極大的壓力。
如今拿下蘭州。
肯定又得到了大量的繳獲。
危險之中,也是機遇,說不定牽著敵人的鼻子,把敵人揍一個鼻青臉腫。
若是他們東進,沒有拿得出手的戰果。
太丟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