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會大力的發展游擊隊武裝。
“嚴格來說,我們紅25軍從鄂豫皖,到鄂豫陜,一路到陜北,原來的猛沖猛打的集火攻擊方式,叫做運動戰,跟首長要求的堅決的游擊戰不是一回事。”
吳政委對游擊戰還有些概念。
韓團長很懵,倒是身邊的朱副支隊長,不停的點頭。
“游擊戰講究避實擊虛,不打大仗,以分散對分散,對手一旦集結,就不跟他正面硬抗,分散后利用山地,平原地道,跟對手周旋,等著敵人分散,我們再以集中對分散。”
“那我們苦練的三三制,豈不是沒用..”
“當然有用,三三制不光是沖鋒,主要是給戰士們一個相互配合的意識..游擊戰也能用戰術配合,只是所有的指揮員,都要轉化思路,不到了解決殘敵,盡可能不要去發起沖鋒,未來的游擊隊,會廣泛的使用日械,不管是歪把子,還是鬼子機槍配比的數量,都對我們三三制沖鋒的戰法,很不友好。”
吳政委恍然大悟。
難怪這幾支游擊隊干部,江向陽在從楚江大隊和支隊抽調出去以后。
天天晚上給他們培訓
昨夜的那一場沖鋒,只是對這些新兵勇氣的考驗。
今天才算是對指揮員的考驗
“未來的冀中地區,很容易拉起五萬,十萬的游擊隊,我們哪里來那么多武器裝備,即便是我們搞到了馬匣子,花機關槍,也沒有足夠的彈藥,供應游擊隊像主力那樣依靠火力沖鋒,所以游擊隊,必須有自己獨到的節省彈藥的游擊隊戰法..盡可能依托地形?而不是我們運動戰沖鋒時候克服地形..”
韓團長有些明白江向陽的思路了。
十殿閻羅之下未來會恢復,保持原有的水準。
在鬼子侵犯到核心利益,退無可退,就拿出來拼。
平時應該這些游擊隊用游擊戰法來作戰。
“我是不是也應該只維持四個大隊的建制,以718團主力為核心力量,在根據地廣泛的組織游擊隊,隨時應對可能到來的敵后戰斗?”
韓團長聽懂了,也察覺出來江向陽從十殿閻羅的訓練重點,朝著游擊隊培養,訓練方向轉化。
吳政委卻一拍自己腦門,這種轉化,不僅是觀念上的轉化,還有作戰習慣的轉化。
所以這四個縣大隊的游擊隊干部,骨干,訓練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
韓團長聽懂了,738團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也會轉變觀念,除了保留習慣的幾個主力大隊,新建的游擊隊,會用適合游擊戰小股作戰的方式訓練。
但是以紅73師,紅75師改編的344旅,麻煩大了。
晉冀支隊好歹還有一個械修所,可以組裝,維修自動火器,也可以復裝彈藥,保障十殿閻羅的供給同時,多保障一個738團也沒有太大問題。
344旅有什么啊。
八路軍轉變作戰方式,他們即將開赴冀魯豫。
倘若堅持集火的戰法,卻很快消耗了自己攜帶的彈藥,繳獲的歪把子,三八式不適應三三制的打法,對付善于利用地形,工事射擊的鬼子,一定會吃大虧。
偏偏那還是一幫桀驁不馴的混賬
其中不乏刺頭,什么事情都要學江向陽..把三三制,奉為殺敵寶典。
該到了自宮的時候了。
這件事,等娘子關戰場打完,得找個時間,好好跟徐旅長交流一次。
他甚至都不顧上敵人輜重部隊開來了。
進入之前挖好的四大游擊隊,紛紛掀開了戰壕里的草堆。
這些游擊隊,身上的衣服五花八門,連正式軍裝都沒有,手上全部是日械。
在野雞脖子,歪把子構筑的火力點支撐下,扔著手雷,扣動著三八大蓋。
對著伏擊圈的敵人猛烈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