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向陽集結了秦廣,楚江,宋帝,仵官,平等5個大隊,還有山東三縣的縣大隊,一萬多人,直撲廣饒。
跟韓團長的718團兩個主力大隊,三個縣大隊匯合以后。
人數達到了兩萬多。
大軍還沒有走到壽光縣城,山東地下黨的同志就傳來消息。
第10師團一個聯隊從濟南出發,還沒有到益都,益都縣長縣長楊九五已率領縣保安大隊南撤臨沂。
日軍先頭部隊,兵不血刃地占領了益都。
“我操他韓復榘祖宗..這特么都用些什么人。”
聽到消息的718團和渤海支隊干部戰士都很憤怒。
上行下效,作為第八區行署專員的厲文禮在中間也不是好東西,紛紛加快了行軍速度。
然而,抵達濰縣境內的時候,剛剛在南北兩面,做好堵截厲文禮所部逃跑的部署。
地下黨同志,再次傳來消息。
國民政府昌樂縣縣長王金岳帶家眷攜款20萬元棄城南逃。
日軍再次兵不血刃,占領昌樂。
同一天,國民政府的壽光縣長宋憲章,把臨時武裝的幾百人交給鄉農學校軍事主任張景月,只身逃走。
“尼瑪..”
韓團長已經不知道該怎么罵了
人都麻了。
老實說,看過厲文禮的資料,雖然這個人反共透頂,但是這些年,修橋鋪路,建樓建城,還讓全縣用上了自來水,看上了電影,濰縣這些年經濟的發展,工業的作為,在山東是首屈一指的。
倘若抗日身死,一定名垂千古
也明白江向陽為什么不去打他,也為什么不提前對濰縣下手。
這家伙畢竟是復興社的人,背景通著國民政府。
一旦消息走漏,這會給八路軍造成很被動的政治局面。
但是這家伙一旦棄城而逃。
失去了守土有責的大義。
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如同江向陽預料的一樣,在聽說昌樂,壽光兩縣縣長先后南逃,他就坐不住了。
只留下了胡鼎三的第2團佯裝守城,帶著自己好友丁叔言,還有其他四個團隊武裝力量,匆匆撤離濰縣。
他這一走,濰縣各界就慌了。
得到厲文禮“密示”的陳啟之、康子周、李寶齋、丁獻之、張養田、毛采塵、郭雨若等人,當天晚上就聚在丁獻之家秘密會商,決定組成維持會,一致推舉毛寄塵為會長,郭雨若、毛采塵為副會長
占領壽光縣城的日軍駐守一夜,帶著搶掠的“戰利品”繼續向東侵犯。
在深夜里,胡鼎三探知日軍已過大于河,匆忙撤出濰縣城,趕往安丘與厲文禮會合.然后就一頭扎進了八路軍的伏擊圈
“繳槍不殺..”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我們是八路軍,全部放下武器.”
這畢竟還是一支沒有成為漢奸的隊伍,也不是日本人。
宋帝大隊,在四面開火,打掉敵人一部分以后,立刻吹響了沖鋒號。
胡鼎三看見一個個手下,跪著或者趴著舉起槍。
嘴里還在不服氣的高喊
“你們八路軍不打鬼子,來濰縣干什么?我們縣長可是復興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