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救援臨沂戰場。
最方便的,不是剛在淮河跟鬼子血戰一場的59軍。
而是位于滕縣,臨沂,在棗莊東北沂蒙山南麓窩的湯恩伯第31集團軍。
廖運周很郁悶,原本他們鮑旅長,請纓上前線,就是為了擺脫湯恩伯的20軍團。
如今打完了大沙河一場大捷。
部隊倒是擴編了,他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第330旅旅長.又回了湯恩伯麾下。
湯司令對這支部隊,看似重視,其實也就利用他們的抗戰大捷的聲望,光鮮自己的軍事履歷。
大沙河大捷的功臣鮑剛被高高架空,調任31集團軍高參。
湯司令又順手拉了一部分地方軍,填充自己的實力。
獨立64旅從戰場上存活的老兵為基干,編成了110師,張軫任職師長,歸屬湯恩伯的嫡系13軍建制。、
“運周,你可要小心點,別看你們師屬于13軍建制,真要到了戰場,打頭陣,打惡仗,肯定是你們先上。”
他們這種在嫡系部隊中,好處撈不著,臟活全都干。
由第20軍團改編的第31集團軍,兵強馬壯。
除了湯司令自己兼任軍長的第13軍轄陳大慶第4師,張雪中第89師,張軫第110師之外。
關麟征第52軍轄鄭洞國第2師及張耀明第25師。
周碞第75軍轄第6師張琪、第139師黃光華。
集團軍直轄:第13師吳良琛、騎第9師張德順、第13軍騎兵團、第57軍繆澄流之第333旅王肇治、炮第4團等。
“鈞座,無非就是打鬼子而已,為國家死戰,我死而無悔..可是明明臨沂需要馳援,五戰區卻舍近求遠,調了59軍。”
廖旅長不太在意這些。
在這國家民族存亡的節骨眼上,軍人哪有想著保全自己的。
“李德鄰怎么可能調的動湯司令..”
鮑高參嗤笑..笑過之后,忽然對著廖旅長擠了擠眼睛。
“聽說沒有,陳離的128師,擊斃了鬼子第33旅旅團長田島榮次郎,把尸體都運到了徐州,只有少量臂章和武器,只有一把佐官刀,其他都是尉官刀。”
廖運周看過報紙了,看見七挺歪把子排成一路,比三八步槍還多,他就想笑。
很熟悉的味道。
兩人相視一笑。
靈壽,大沙河一戰距今有幾個月了。
就連他們都恢復了建制和戰力。
怕死神支隊也恢復了建制和戰力。
要這時候南下,對著鬼子身后來這么一刀。
就熱鬧了。
湯恩伯不是喜歡按兵不動嗎?
你就等著看人家地方軍去拿青天白日勛章。
“要是他們真的南下,就好了..”
濟南到徐州這一段津浦路的鬼子,可比當初正定的鬼子好打太多了。
白天鬼子飛機不僅不能在戰場持續提供支援,甚至中國空軍也開著蘇式戰機跟鬼子在徐州上空干了兩場。
“我倒是覺得,他們在華北,可能起的作用更加重要,要是華北的民眾都發動起來,像平山,行唐幾個縣一樣,挖掘地道,訓練地方武裝,鬼子就只占領的一個交通線,廣袤的國土,還在中國人自己手上。”
鮑剛左右張望,看著四下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