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戰場,眼看60萬國軍要被30萬日軍包餃子。
讓人不得不感慨啊。
“想當初,在臨沂,我們旅和718團,第40軍,第59軍并肩作戰,也差不多就是這個人數比例,參戰部隊,我們幾支部隊的裝備,還比不上他湯恩伯的嫡系中央軍,就是這樣一些缺乏訓練的戰士,拿出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勇氣,一門心思的打鬼子,坂本支隊最后還不是被我們全殲。”
臨沂之戰,不僅對于老龐,張軍長來說,畢生難忘。、
作為參與者的344旅,718團所部,也是與有榮焉。
徐旅長有些想不通,五戰區怎么會把仗打成這樣。
“信任是個大問題,中央軍信不過雜牌,雜牌也信不過中央軍..幾十萬大軍,看起來數量很多,但是參戰將領心思不純粹,就沒有辦法把勁往一處使用。”
既然決定了對鬼子動手,江向陽把各縣大隊一分為二,留一半在根據地,組織區小隊和老百姓秋收,搶收。
另外一半,合并成為一支隊伍。
帶著九個支隊,一起開去了臨邑。
八路軍三大主力師的參戰部隊,也接到了各自旅長的電報,帶隊趕往臨邑。
三個旅長就直接跟著江向陽一起過來了。
副參謀長總結一針見血,陳旅長連忙點頭附和
“徐州的六十多萬中國軍隊,要是都是我們八路軍,至少能干掉三分之一的鬼子。”
聽陳旅長放大話,江向陽笑嘻嘻的開口。
“也有機會的,如果我們這次真的把鬼子27師團給干掉了..說不定,鬼子這三十萬大軍,其中一半,可能都要調到華北來,圍殲我們八路軍,加上平津,山西原來的駐防的鬼子,搞不好,也有二三十萬。”
之所以江向陽一直在隱藏戰功。
就是不想過度刺激鬼子,可是八路軍現在的情況是急需要仗打,急需為未來殘酷的圍剿獲得武器。
首長們反復權衡以后,索性給副參謀長發來一個電報。
你們就是碰巧,碰巧打在了同一時間,打了幾個偽軍,然后捅了馬蜂窩,不得不硬著頭皮打下去。
仿佛和江向陽的想法一樣。
跟徐州之戰,撇開關系。
不算是策應五戰區部隊撤離。
只不過電文最后,竟然讓江向陽負責統籌參戰部隊。
“哎呀,頭上頂了個馬蜂窩,捅了,鬼子一窩蜂的出來,你不捅.懸在頭上越長越大..”
對于鬼子可能來的報復。
三大主力師在華北的部隊,都是有心理準備的。
膿包不擠出來,傷口就無法愈合。
他們從陜北開赴華北,是來打鬼子的,不是來天天訓練的。
現階段,鬼子根本沒有把觸手伸到平漢,津浦鐵路線以外的地方,也就沒有今天兩個鬼子,明天三個偽軍那種零敲碎打。
只能是打大仗。
“按我說的,打就是了,打完津浦路,打平漢鐵路..敵人打完徐州,總要整補,趁著他們沒有完成整補,就不要整補了,派過來跟我們接著干。”
“我一向奉行,明知山有虎,不上明知山..老軍長,老師長你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明知山有虎,不上明知山這種后世都沒人說的老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