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濟鐵路,是膠州灣到濟南的一條橫貫山東半島的鐵路。
全程三百八十多公里,卻有60個站點,平均七公里一個站點。
包括了一條鐵路干線,一條支線。
1897年,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出兵強占膠州灣,逼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取得在山東的殖民特權。
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殖民內容,就是鐵路修筑權,德國可修筑一條從膠州(青島)通往濟南的鐵路,并取得鐵路周圍三十公里的探礦,開采權。
本質上,就是為了掠奪中國境內的礦產資源。
然而,這條鐵路,意外的給山東帶來了經濟結構的變化。
青島快速成為一個城市崛起,濟南成了平津鐵路和膠濟鐵路的交通樞紐,沿線城鎮快速發展,機械,紡織,陶瓷工業興起,而山東本地農產品和礦產資源的出口,也一定程度促進了經濟發展。
《巴黎和會》,鬼子想繼承德國人在山東的遺產,主要就是想繼承這條鐵路,結果因為五四運動,沒有成功。
如今全面侵華,終于得償所愿,控制了這條鐵路。
八路軍戰場從津浦路濟南以北,轉移到膠濟鐵路上。
指揮部也必須要跟著遷移,渡過黃河,到了一個叫做伍仙寨的地方。
這里有沒有仙人江向陽不知道。
反正副參謀長,吳政委看著他倒頭就睡,睡的鼾聲大作。
挺羨慕他的。
心真大!
“起來了,鬼子動了..”
日軍動的并不是109師團和津浦的部隊,而是分別駐扎在石門和正定的第4師團,朝著正定集結。
分別駐扎在天津,保定的第7師團,在朝著保定集結。
津浦路,平漢路的偽軍,守備隊,也在集結。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副進犯我根據地的架勢。
“參謀長,鬼子威脅我..”
這語氣,仿佛是孩子被欺負了,找家長告狀
副參謀長和吳政委對望一眼,臉上全是笑意。
在叫醒江向陽之前,包括總部首長在內,我軍將領們基本上都看出了鬼子的赤裸裸的意圖。
就是在威脅。
你敢動濟南,敢進攻109師團剩下兩個聯隊,我就動你的根據地。
事關整個華北敵后根據地的全局。
江向陽即便是敢做主,也想甩鍋,有些事情,他小胳膊小腿的,不想被人埋怨。
畢竟一旦鬼子瘋起來,根據地損失會相當之大。
倒是副參謀長輕輕一笑,之前在設計戰役時候,就考慮過鬼子有可能進犯根據地報復。
甚至344旅和渤海支隊四個大隊,都做好了27師團北上或者東西運動的預備方案。
萬萬沒想到,竟然只是威脅。
“八路軍東渡黃河,建立敵后根據地,就是為了打鬼子,副總指揮來電報,讓你放手去干,根據地的主力和游擊隊,已經做好跟鬼子大打出手的準備,更何況,鬼子未必敢出手進犯我根據地。”
盡管沒有能夠繳獲鬼子120步兵聯隊的聯隊旗。
但是全殲敵人120步兵聯隊,鬼子華北派遣軍是捂不住這樣的損失的。
江向陽甚至懷疑,這番威脅的部署,來自于日軍大本營的意圖。
這時候,八路軍還選擇在膠濟鐵路開打。
這些人就會覺得臉上挨了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