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參謀長第一次近距離協同渤海支隊作戰。
十殿閻羅的戰力,把他驚了一個目瞪口呆。
344旅剛拿下鬼子第一道防線。
秦廣大隊,泰山大隊,竟然聯手攻入敵人炮兵陣地附近。
鬼子放在戰壕里的炮彈,分散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被八路軍炮擊殉爆,自己引爆也是麻煩事,只有十幾個鬼子舍命引爆很小一部分。
大部分就被繳獲了。
這一仗,炮兵支隊的消耗,又賺回來了。
“吳政委,我怎么感覺,死神支隊比之前打鬼子第14師團時候,更厲害了..”
這話題,讓吳政委哈哈大笑起來。
隔河觀戰,望遠鏡根本就看不清楚。
344旅幾個參謀,不斷把各大隊一級的戰果,匯總過來。
電報紙上都洋溢著對渤海支隊的驚嘆。
“不是死神支隊厲害,是這一仗,有蒲忠國的參與,我們不僅在炮兵上,不吃虧,在天黑之前,還有炮火支援,協助打擊對手的火力點。”
“有這方面原因,但是炮兵支隊增援西突擊群時候更多,344旅也是我八路軍響當當主力,這一比較..老徐該罵娘了..”
確實很尷尬啊。
吳政委比副參謀長更了解自己那位老搭檔。
虧得死神四個支隊,江向陽還委托他全權指揮。
“怎么說呢,死神支隊之所以戰力強悍,一方面,是兵員優中擇優,第二方面,訓練系統而刻苦,第三方面,貫徹了我軍戰后總結的優良傳統,從滕縣回來的一路上,我和向陽,三右都在參與各大隊戰后總結。基層的指戰員經過惡戰,攻堅戰的磨礪,成長很快,鬼子的防御戰壕,又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因地制宜的成分非常少,遠不如我們挖的地道變化多端,戰士們說鉆進去,感覺到丈母娘家了。”
死神支隊,跟鬼子精銳交手太多次,每次都是主動進攻。
打的就是鬼子標準的土木環形工事。
這充滿英雄主義豪言,如此浪漫。
吳政委自己都沒說完,就大笑起來。
副參謀長也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中國人,尤其是我們八路軍戰士,一旦開動了腦筋,手里有合適的武器,是敢于跟鬼子搏殺,是能夠戰勝鬼子的。鬼子不可怕,可怕是我們面對這個殘忍,殘暴的民族的時候,手上沒有武器。”
手無寸鐵的中國人,遇見飛機,大炮加持的鬼子兵,除了跑,只剩下被屠戮。
即便國軍有武器,同等裝備的情況下,彈藥補給也很困難。
更別說訓練,戰術,等等戰斗手段。
吳政委想起江向陽在長征中,清晰的分析中日之戰可能發生的問題。
讓干部戰士們當時就有了心理準備,有了信心,才會有今天的從容不迫,不由的感慨。
“中日之戰,歸根結底,不是個人對個人兩人之間的仇殺,是兩個團隊之間的較量,日本一邊是從小接受教育,軍事訓練的鬼子團隊經過了工業化的武裝,對上我們八路軍在十年武裝斗爭打磨出來的團隊,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鬼子團隊人多,武器多,我們人多,但是武器少,太缺乏裝備了。”
江向陽這次打鬼子第27師團,看似跟八路軍化整為零的戰略沖突,甚至跟首長的戰略背道而馳。
其實也是敵后抗戰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敵后抗戰,不是光貓著不打,得找鬼子要武器,鬼子的武器肯定不會主動交出來,沒辦法,得要了他們的小命。
打鬼子師團,風險大,傷亡大,收獲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