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違反紀律可是為了我黨的事業順利發展,或者是因為八路軍要實現戰略目標,不計較個人得失。”
別看副參謀長跟江向陽他們說話那么和藹。
對于這些刺頭,言辭可犀利的很。
“副參謀長,我不是這個意思,這不是擔心江向陽惹事,首長們難做嗎?”
吳政委看著陳校長尷尬的解釋,也笑著打圓場。
“是這樣的,在抗戰爆發的時候,江向陽就四處出擊,取締了華北冀中,冀南豫北幾乎所有的國民黨特務組織,機關,當時沒有抗大分校,是胡縣長,帶著死神支隊的干部,對那些可以轉化的國民黨官員,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才有了我軍根據地不受國民政府干擾的局面。”
陳校長來晉冀地區的時間并不長,教學任務又相當的重,但是這些歷史淵源,耳朵都聽起了繭子,豈能不知道,但是這次不一樣,剛開戰的時候,國民政府對我黨的限制,沒有今天這么多。
“膠東的情況復雜,江向陽沒有去之前,國民黨第九區,分散掌握了上千保安團的武裝,我們黨加起來的槍支,不超過一百支,如果江向陽不改造這些國民黨員,未來這些人眼看八路軍發展起來眼紅,定然會狀告國民政府,到時候我們更加被動。”
“其次,國民黨遠遠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度,之所以現在沒有跟我們撕破臉,更多是因為貸款買的蘇械沒有全部到位。”
不得不說,江向陽和吳政委的思想,話語,影響了前指一批的人。
大家都意識到,國共之間的合作是暫時的。
關系破裂,才是正常的。
維持現有的關系,并非是國民黨順應民意,也不是完全不知道八路軍在華北的所作所為,從一開始,常凱申就不想給十八集團軍一毛錢的軍餉,默認十八集團軍的改編,只是因為正面戰場的混亂,節節敗退,受輿論,民意的左右。
現在已經后悔了,之所以沒有進一步的動作,是國民黨希望北方鄰居的貸款,購買的武器彈藥,盡快到位,長久的支持。
我黨則認為,維持目前的局面,對于團結抗戰,持久抗戰,是有好處的。
并且有機會,爭奪國統區的民心。
心照不宣而已。
只不過某些人,不停的在長江局發布指令..發表文章,聲音甚至超過了陜北,干擾了部分干部的思想。
“江向陽快刀斬亂麻,是為了盡快的穩定膠東,膠東回旋余地不是很大,也不適合放大量部隊,但是那個地方卻很重要..物產豐饒,人口充沛,是我軍發展可以依賴的墻角。他之所以這么急,是為了早日帶著主力,回來馳援華北根據地的敵人重兵掃蕩。”
副參謀長一言,讓陳校長汗毛都豎起來了。
三大主力師如火如荼的開展敵后抗戰,發展根據地。
山西的情況,他不清楚,但是華北的部隊,擴充至少五倍,就這樣,還需要他江向陽從膠東帶兵,千里馳援?
“鬼子不南下了嗎?”
“蘭封方向,國民政府押上了幾乎所有的精銳,桂永清的第27軍,胡宗南的第1軍,宋希廉的第71軍,李漢魂的第64軍,俞濟時的第74軍,黃杰的第8軍,還任命薛岳作為前敵重指揮。要學臨沂和滕縣的戰法,一口氣吞了日軍第14師團。”
一個被打殘了,匆匆重建的師團,哪怕他頂著常設師團的番號,連救援第27師團,都磨磨蹭蹭,還被下令縮了回去。
敢孤軍渡河南下嗎?
沒有南下,鬼子的目標是誰。
陳校長沒敢揣測,副參謀長繼續開口。
“青島,天津都有大批鬼子,靠岸登陸,我地下黨同志,沒有發現具體番號,總部機關判斷鬼子是從本土抽調的補充兵,到戰場整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