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秦帝國的手抄本,交給副參謀長。
果然如同吳政委預料的一樣。
第二天一早,就看見副參謀長頂著黑眼圈出來了。
吳政委兩個口子當時就樂壞了。
兩人昨晚還在打賭,吳政委說副參謀長會看一個通宵,別書琴不信。
“領導,你真看了一個通宵?”
“江向陽那小子,借古諷今....人之初,性本惡,必以律法而后正,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顛覆了我對儒家的認知,振聾發聵啊。”
衛鞅和孟夫子在稷下學宮論戰的典故,聞所未聞。
吳政委聽他講的時候,就覺得江向陽在杜撰。
而且借這個杜撰,提醒革命同志,身邊的同志,也未必都是心存善念的,借機諷刺革命隊伍中某些投機份子。
“強國之道,乃法家精義之學。法家強國,務求國家實力增長,務求激勵朝野士氣,這些精辟的句子,江向陽那小子,怎么想出來的,他哪里來的資料,竟然能自圓其說,完全值得我們在工作中借鑒。”
這次調研,來的太值得了。
簡直是收獲滿滿。
這本書,一定要讓江向陽在回華北的路上,把它講完。
一定要抄寫兩遍、。
讓人帶回延安去,給首長看看。
最好可以刊行。
副參謀長還在回味,他有種感覺,就是江向陽在提醒首長們注意軍紀,軍規,以及根據地的政策不僅需要跟我黨的思想實現,革命形勢吻合,也需要立足更長遠。
不由的想起江向陽跟人對懟,有人說他單純的軍事觀念很危險,他罵人家單純的思想觀點很傻逼。
馬列主義,要在各種實踐中成為科學,專業的助力,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這就是一個從來不吃虧的家伙。
兩口子看著副參謀長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笑得愈發的放肆。
“領導,今天是《九兒》第一場公演呢,你千萬不能錯過了,段宏業要求很高,屠龍劇社的同志們排了一路的戲,排一次,哭一次,最后嗩吶和歌聲一起響起的時候,全部淚流不止。”
段宏業,跟江向陽就是一丘之貉。
當初江向陽取名屠龍少年,干的是地下工作。
大家聽后一笑置之就好了。
他倒是好,拿到明面上,給劇團做名字,怎么聽也是不著調的。
就這一路,段宏業排戲的表現,完全顛覆了吳政委的認知。
這公子哥認真起來,劇組誰都怕他。
對演員的臺詞,細微的動作,反復打磨,要求之苛刻,好幾次把演員練哭,他若無其事的還把江向陽三天兩頭喊去看,去改。
合排時候,所有人看代入進去,看哭了。
這家伙仿佛莫得感情的機器一樣。
跟江向陽反復雕琢細節,糾正演員多余的動作。
就這兩個看起來不著調,跟八路軍干部風格迥異的家伙,實實在在是撥弄人心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