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慶豐廠,實地調研的鄺部長,嚇了一大跳。
看慶豐廠的規模,已經超出當初在平津的大沽廠。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都不敢相信這里是廢棄的礦洞。
而周圍一道道防御陣地,暗堡。
和山勢融為一體了。
工人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操作著各種機器。
一邊的零部件,整齊的用繳獲鬼子的彈藥箱碼放。
“張源毅,慶豐廠廠長,這是我們十八集團軍供給部的鄺副部長。”
“大開眼界,大沽廠搬遷到陜北,我是跟著秦廠長一起進行復產工作的,窺斑見豹,你們廠子這管理水平,就不是大沽廠可以相提并論的。”
張源毅連忙擺手。
“不敢當,不敢當,當初慶豐廠在濰縣時候,也是滿廠油污...畢竟我們有好多機器,都比較老舊。都是江支隊長,帶著我們不僅重新改進了生產方式,帶著設備制造組,維修組針對部分機器的漏點,腐蝕地方的缺口,因地制宜的銼制特殊墊片重新裝上去。”
“剛到招遠到時候,礦洞比現在廠房也小很多,也是江支隊長規劃出來,負責警衛的同志沒日沒夜的干,還用從青島繳獲的水泥,鐵絲加固,由增加了洞口,改善了通風,透光的條件。”
鄺部長很是無語了。
鬼子重兵壓境,膠東危如累卵。
你把廠房,生產搞這么好。
轉移起來,還不很麻煩?
“我看武器生產的大部分是紅纓式半自動步槍和沖鋒槍,機槍不是生產出來了嗎?”
“可靠性,供彈都有些問題,江支隊又給我們畫了一張圖紙,沒有具體的零件的尺寸,閔廠長走了,我們現在都沒搞明白。”
江向陽說的確實沒錯。
工廠管理,跟軍隊一樣。
只要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廠子里,什么人是什么類型。
一目了然。
尤其是工人和技術人員。
工人干活累了,吹牛打屁混時間。
好的技術人員心思都撲在技術上,積極查找資料,研究槍械,機械,材料,那些心不在焉的,就可以讓他卷鋪蓋卷滾蛋。
相對復雜的,就是負責供給,運輸,保衛的干部戰士。
這些人員必須要審查他們來歷,定期讓他們匯報接觸了哪些人,做了哪些事。
甚至要成立專門的部門,盯著他們。
畢竟鬼子也好,國民政府也好,會千方百計滲透八路軍,兵工廠這樣的要害部門,一旦出現保衛紕漏,損失將會很大。
“向陽,你筆下主角衛鞅,一身正氣,信奉是法家法制派,我怎么感覺你小子走的申不害法家術治的邪路?”
江向陽白了他一眼,要不是自己推薦他去總部機關負責后勤。
這些話,他才不會說呢。
“我還沒問你呢?115師的《大秦帝國》哪里來的?你別說你們從前指拿的,我們到前指的時候,你們115師幾乎所有的干部,已經南下了。”
“前指發的可是明碼,陜北能接收,我們115師就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