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豐廠沒有全部撤走。
除了黃參謀長親自護送南下的慶豐廠搬遷,慶豐廠還留下了一個械修車間。
很舍不得好幾個技術骨干被江向陽留下了。
沒辦法。
繳獲鬼子的汽車,坦克殘骸太多。
光運不了,能用和不能用作為備件的發動機就有好幾百臺。
第二就是戰場上,武器損耗很大。
不管是步槍,機槍,經常都需要修理。
八路軍地方部隊還有用火銃的,還沒富裕到壞了就報廢槍支的地步。
這一切,江向陽規劃的都比較早。
在滕虎忱沒有回歸之前,慶豐廠的工人就被組織起來學習。
張源毅這個人一點都不倔強,非常務實,也能接受新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式。
在管理上,唯才是用。
不少年輕工人,在學習機械知識,管理技術時候,脫穎而出。
加上抵達招遠以后,很多致殘退役的老兵,經過政審的新工人進入工廠。
即便是滕虎忱帶走了兩個機械加工小組和部分骨干,慶豐廠再分出來一個小廠也問題不大。
只是仗打起來以后,汽車,騾馬有些不夠用。
新提拔的招遠械修所廠長張勁松還是很擔心自己守不住家當。
“不要太擔心,械修所這些機器,除了三臺慶豐廠工人們都嫌棄的老舊機器,其他都是我們賺的..丟了也就丟了,丟了你們就南下回慶豐廠去干活。”
配合張勁松的,是跟著江向陽長征一路走到膠東的老兵沈年輪。
在打鬼子第14師團的時候,他就是營指導員,在作戰中,殘了右臂。
“招遠這邊,后背就是渤海灣,鬼子隨時可以從天津,從東北派兵登陸。即便是主力部隊都在,也未必能守得住,具體打還是守,得看敵人來的規模,該撤的時候,堅決要執行命令,只要工人在,技術骨干培養起來了,我們就是勝利。”
“別看我們現在很困難,可是一旦打敗了鬼子,工人和工人中培養的技術骨干,在建設新中國的時候,就比部隊戰士還要金貴,只要人在,到時候是不愁沒有機器的。”
慶豐廠廠址所在,玲瓏金礦所在,這一年,警衛部隊在附近地方部隊軍民的幫助下。
依托有利地形,建立了非常好的工事。
能打,能讓鬼子吃個虧。
江向陽是樂意的。
但是因為這個,就損失了工廠的工人呢,玲瓏金礦的礦工。
就吃虧大了。
所以江向陽叫來了金礦和留守招遠的負責人。
讓盧副支隊長和侯武峰一起,對鬼子從南北兩路的夾擊,規模,做了一些進攻的模擬考試。
讓兩個部門的負責人,跟保衛部隊干部骨干,一起做撤退,阻擊的預備方案。
江向陽從中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