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破敗城墻里的百姓,艱難的生活景象。
在龐司令腦海不停的刷新。
做夢都夢見犧牲的將士們指責他,為什么不能跟聊城一樣。
在那里修建一個大大的紀念館。
銘記每一個有功將士。
把昔日安葬烈士的地方,修上一塊紀念碑。
把每一個烈士的名字,都銘刻在紀念碑的基座上面。
“副參謀長,吳政委,江司令,老朽有個不情之請,我想留在臨沂工作!地方建設,縣大隊都行!”
這念頭,北上聊城時候,他就有了。
他也知道,聊城紀念館,烈士陵園消息公開披露以后。
然后鬼子飛機就來了。
把部分烈士墓都炸壞了。
范司令和聊城百姓都心疼的直掉眼淚,然后擦干,重建...
“龐司令,我個人是非常歡迎您到山東工作的,但是這件事,恐怕得你跟我們一起去延安以后,親自向首長請示,你現在是知道我們八路軍情況的,國民政府勾結日本人,拼命往我們身上潑臟水,連洛川會議也不放過。”
十點閻羅在華北的戰績,振聾發聵。
第一眼看見江向陽的時候,很難將這個帶著笑容的鄰家小孩的面孔,跟十殿閻羅指揮官聯系起來。
可是真正到了沂蒙山。
看完了半島軍區在抗大分校陳列的戰績照片,部分繳獲。
看完了慶豐廠,永利廠和其他工廠。
抽時間還看了八路軍半島軍區的主力和地方部隊訓練。
了解了江向陽這些成就,再回頭看向江向陽。
這位年輕的軍官,猶如我黨一把出鞘的利劍,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你們八路軍在敵后蓬勃發展...這速度,太讓人震驚了,要堵住別人的嘴,說不是預謀的,恐怕沒有任何人相信。”
龐炳勛說到這里,不由的啞然失笑。
國民黨說是收到了可靠情報,污蔑我黨洛川會議定下八路軍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的作戰方針。
并且編撰了一本小冊子《摩擦問題真相》,還收錄到了蔣某人請人代筆的一本書《蘇俄在中國》里面。
這件事的源頭,來自于天津。
據說是一個八路軍120師的叫做李法卿的團長,在天津投靠了國民黨,交代的機密。
這不是胡說嗎?
天津,日本人還占著。
國民黨自己那些特務,都跟老鼠一樣躲著鬼子。
八路軍120師的一個團長,要投靠國民黨,投靠鬼子不香嗎?
再說,120師每一個團長,副團長,營級干部,都在軍政部的編制表上,能在抗戰前三年做到團長人,絕不可能是憑空冒出來的。
依照八路軍改編的過程,團長至少得是紅軍師長才有資格。
你可以狡辯,說李法卿是后來提拔的。
可是后來提拔的,有資格參加洛川會議嗎?
江向陽即便當時在陜北,都沒有資格參加。
再看這個人供述的文字,邏輯就更加奇怪了。
“我隨紅軍一,二方面軍到達陜北...曾接受共黨一年的訓練。”
紅一,紅二方面軍,到達陜北的時間,前后相差近一年時間,你究竟是紅一,還是紅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