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四進院,院內只有兩處建筑,其他的是整個后花園,
路上鋪著鵝暖石,正中間是個荷塘魚池,還有太湖石做的假山,
可惜現在是冬天,看不到景色,
從曲折的路徑一路來到一處木樓,金戈這才發現是一座繡樓,另一個是佛堂,邊上栽著一個巨大的香樟樹,使的繡樓若隱若現,
還沒等進入,金戈就有了發現,
感知到繡樓下方處有一個暗室,離地面有五米,整個暗室很大,從繡樓一直到旁邊的佛堂地下都是空的,
順著感知,金戈轉身來到佛堂,打開房門,一股腐朽的氣息迎面而來,
金戈沒有立即進入,拿出香煙在門口抽了起來,待到塵埃落定,這才進來,
迎面是一個佛龕,上面供奉的是觀音菩薩,看著像是瓷器,潔白如玉,慈眉善目,栩栩如生,
金戈只是打量了一眼,就徑直走到一旁的禪室,搬開一個木柜,拿出匕首翹起地上的青石板,露出了暗室的臺階,
金戈又等了一會,拾階而下,來到暗室,入眼是整齊擺放的箱子,在感知下,金戈發現,這些箱子和箱子里的物件都保存完好,分門別類都有標記,箱子共有七百八十件,里面的物件不下千件,有的箱子里面擺放著不止一件物件,只大黃魚就有二十箱,更別說小黃魚,銀錠,銅錢,大洋了,
“看來,這些就是老爺子之前說的物件了,百年基業,這潑天的富貴都便宜我了,我還在愁之前扔在后海的東西放哪呢,現在好了,有地放了”
金戈沒有動里面的東西,只是看了一會就走了出去,
第二天上午九點鐘,陸亦可帶著三人敲響了院門,
一番介紹后金戈的知面色枯黃,身穿泛白中山裝,上衣別著一支鋼筆的中年人是外僑辦的副主任,聶士國,
身后跟著一個同樣裝扮的工作人員,和另一個身材較胖的人用正宗的美式英語相互交流,
英語金戈是會的,前世金戈漂泊到粵省,碰到一位大洋彼岸的華僑回鄉探親,突發惡疾,是金戈出手救治的,后來二人一起,幫助金戈尋親,三年后,歸國華僑離開,也正是這三年時間,金戈學會了英語,
從兩人的對話,金戈聽了個大概,這身材較胖,一身筆挺西裝的人是海外僑胞,也是外僑辦的對外聯系人,
金戈簡單的和聶士國聊了幾句,就帶著眾人在四合院里轉了起來,
看了一圈,外僑辦三人都很滿意,只是院子有點大,用不了這么大的地方,
在一旁的金戈聽著沉默了一會,眾人見狀只好出聲道別,準備離開,卻被金戈攔下,
“陸主任,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回東北,如果有其他的事情,我們還是會回來的,我師父住的那個后院我們走后退還給街道辦,這后院留給我們在四九城當落腳點,我用磚將通往四進院的門給封上,兩院隔開,四進院有個后門,我們從那里出入,兩不耽誤,你們看怎么樣?”
陸亦可聽著點了點頭,轉身和外僑辦幾人商量起來,
最后確定可以,幾人當場就拿出紙張,按照金戈之前的要求寫下協議,協議分三份,街道辦留一份,外僑辦一份,金戈自己留一份,
在這里,金戈還是留有心眼的,有街道辦作證,以后不怕你外僑辦不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