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主李淑,今年二十一,在這個時代妥妥的大齡剩女。
大公主非嫡女,是皇帝與蕭家女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在眾多皇子皇女中排行最大。這也是為什么皇家沒有二公主的原因,因為嫡長公主李漟李素心就是皇家的第二位公主,又是嫡女之長,故稱之為嫡長公主。
皇家為了區分,以大公主稱李淑,以長公主稱李漟。
大公主的母親宸妃姿容絕艷,天下聞名,后被蘭陵蕭氏作為政治投資,嫁給了當時還未起事的皇帝李乾元為妻。
大華開國后,議定皇后期間,蕭家女因病薨于后宮之中,從發病到離世只有三天。只留下一個還未成年的女兒李淑。
后宮波譎云詭,步步殺機,具體發生了什么原主也不清楚,這些也只是明面上的消息。
隨著大公主成年,姿容承其母,有長安第一美,仙公主等美譽。官家感念其母,思慮再三。將她賜婚于天波府楊家長子楊昭,雙方還在合婚階段,正巧趕上遼國大軍進犯大華北部邊境。
楊家長子楊昭以神符衛大將軍之職隨軍出征,婚禮的進程也就停留在了合婚階段。
華遼戰爭持續近十個月,雙方僵持對壘,一時間也難分勝負。值此當口,西夏和金國蠢蠢欲動,意圖背后突襲牟利,華遼兩國不得已,議和終止戰爭。
哪曾想,就在大華軍隊撤離邊境之時,西夏先鋒軍于哈拉河口設伏。雙方展開激烈的遭遇戰,楊昭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帶領神符衛死戰不退,最終死于亂箭之下。
軍情傳回長安,朝野震動。大公主李淑身披白孝前往天波府祭奠,仁義之名傳遍天下。皇帝感其行,賜‘宸’公主尊號,開歷朝歷代公主封一字尊號之先河,為天下所稱道。
楊炯搜索著記憶中關于‘宸’公主的信息,也是對這個奇女子滿是欽佩。在這個時代,還未出嫁,即以人妻之禮祭奠,無愧于仁義之名。
“爹,我娘不是說皇后有意讓九公主嫁入咱們家嗎?怎的陛下的意思是大公主?”
楊文和掃了一眼楊炯:“廢話那么多,你想娶誰?”
“我誰都不想娶!大公主仁義之名傳遍天下,她當初為楊將軍戴孝,估計也不會再嫁。若陛下執意如此,很難想象大公主會做出什么來。再者,家里族老也不會同意我娶非嫡公主。
九公主,我就更不想娶了。名聲和我一樣臭,還有暴力傾向。最重要的是,如果娶了九公主,不就是表明我們站在了皇后一邊嗎根?帝后選邊站可不是一個好決策。”
“人言不可全信,九公主的事沒那么簡單,以后可別再口無遮攔了。”楊文和停頓下來,似是在想著什么。
“知道了爹”楊炯乖乖認錯。
“不過,有一點你說得很對,九公主確實是不能娶。若是往常皇后提出娶九公主倒是可以考慮。但偏偏這個時候,官家卻暗示我們娶大公主,看來此事絕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
楊文和一邊思考,一邊用手指輕輕的敲擊桌面。
楊炯想了一會,出言道:“爹,我有一點不明白,京城的青年才俊如同過江之鯽,適婚對象也不是就咱們一家,帝后為什么非要把咱們家拉入這是非?”
“皇后想讓咱們家娶九公主,心思或許是擔心自己女兒北上和親,前途不明,生死難料。另一方面,也存了拉攏我們相府的意思。
今日我觀陛下所言,好像事情沒那么簡單。正如你所說,陛下不可能不知道我們娶大公主的阻力,但是依舊把我們推到臺前,這其中定是有什么我們不知道的原因。”
楊文和像是解答楊炯的疑問,又好像是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