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肘腋之患,白蓮教才是膏肓之疾。這幾年白蓮教叛亂此起彼伏,嚴重影響了東南漕運和賦稅,這是國家的根本,如果不解決白蓮教而貿然對西夏出兵,后方局勢堪憂。”
“這些年,依附于相府的人靠著反戰上位,其中不乏投機之輩,宵小之徒,反戰是他們的立身之本,如果我帶頭同意對西夏的戰爭,朝堂怕不是要大亂。”
楊文和說著連連嘆息。
楊炯明白,人在高處身不由己,別人的政治之基就是反戰,靠這個結黨升官,你要挖他們的根基,那無異于殺其父母。
楊文和沉吟一聲接著道:“明日朝堂我會添一把火,送五公主北上,你見到官家只需要說我最近在研究白蓮教的卷宗即可”
“爹,你要放棄相位?”楊炯驚呼。
楊文和笑笑:“有的時候以退為進比咄咄逼人更有效果。在帝后之間選邊站是不能做的,那我離相就是變相同意官家征討西夏,推出五公主也滿足了皇后不想九公主北上的愿望,如此我們才算真正跳出局中”
楊炯知道,老頭子這么做恐怕是眼下最合適的選擇。老頭子南下解決白蓮教叛亂,不在朝中算是變相同意官家征討西夏。同時,也可以清除一些依附于相府的政治投機之徒,待到復相之時,就可以不再束手束腳,被黨派所裹挾,此舉也算是斷臂求生之舉。既然老頭子敢于用離相做條件,那肯定是對復相有一定的把握。
皇后太子已經推出五公主,相府只需推波助瀾,五公主將會成為此次和親事件中的唯一犧牲品。如此,官家可以對西夏用兵,九公主不用北上和親,相府以離相為條件交換兩不站隊的中立態度,各方都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唯一受傷的恐怕只有成為犧牲品的五公主。想到這楊炯心情有些低落,作為歷史學博士的他往常在史書中看到這些還沒有切身體會,如今一切都發生在自己身邊,才明白史書上的一個字,可能就是一個人的一生。
仿佛看出了楊炯的想法,楊文和語重心長道:“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很卑鄙?”
“沒有,只是覺得自己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改變不了,在這個局中只能任人擺布,自以為能做些什么,最后還是只靠您離相破局”
楊文和笑笑:“你才十七歲,莫要灰心,今后廣闊天地,任你作為”
楊炯聞言振作起來,轉而問到:“五公主是不是有些無辜”
“你要明白,他們身在皇家就要做好隨時為皇家犧牲的準備。包括你,也要隨時做好為家族利益犧牲的準備。那些皇子公主和你們這些勛貴子弟,平時享受著優渥的生活,一旦國家和家族遇到危機,你們要做的就是沖在最前,明白嗎?”楊文和突然有些嚴肅,認真道。
“明白!”楊炯抬頭滿是鄭重。
“明白就好,明日見到官家不必擔心,你畢竟是他的后輩子侄,相府有從龍之功,你母親與皇后私交甚篤,你以子侄的身份應對即可”
楊炯認真記下老頭子的囑咐,見他沒再多言,施禮后走出書房,朝自己的小院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