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多嵬出身權貴之家,自幼耳濡目染,養成了極為理智冷靜的性格,當下迅速做出決斷,率領自己的騎兵朝龍州全速奔去。
后方展旗衛熊定中部。
斥候高聲稟報:“將軍!仁多嵬要跑!”
熊定中眉頭微皺,暗自思忖:“這仁多嵬果真是個人物,即便我封鎖了草原通道,西夏諜子無法傳遞情報,他竟仍能如此迅速地做出正確決斷。這般年紀便有如此魄力,實乃勁敵。”
兩軍交戰,尤其騎兵對戰,并無絕對之正確,卻有絕對之錯誤。而首當其沖者,便是猶豫不決、瞻前顧后。此理雖易,然當手握數萬雄兵,臨陣決斷之魄力與冷靜,才是衡量名將之關鍵。
熊定中不再遲疑,見前軍已接應到蔡碐殘軍,當即大聲下令:“輕騎兵兩翼包抄圍堵,展字營重甲騎兵全力沖擊敵方中軍!”
號令既出,號角聲此起彼伏。
展旗衛近三萬騎兵如離弦之箭般殺出,騎兵速度極快,手中神臂弩齊發,仁多嵬后軍頓時如移動之靶,被兩側數萬騎兵追擊射殺,死傷無數。
仁多嵬見狀,咬牙切齒,心中暗忖:“這展旗衛不愧是大華第一騎兵衛,無論是戰馬速度還是戰法,皆凌厲無比,如此下去,我等恐難逃脫。”
念及此處,仁多嵬大吼:“分兵!騎兵隊各五千,分別向西南、南、東南方三個方向機動,中軍五千隨本將牽制敵軍主力,龍州城下會合!”
命令下達后,親兵迅速將仁多嵬團團圍住,不多時又重新散開,此時仁多嵬已換上普通親兵戰甲,深深看了一眼偽裝成自己的替身親兵,轉身率領五千騎兵朝西南方向突圍而去。
“將軍!仁多嵬分兵了!一萬五千人分向東南、南、西南三個方向機動,各五千人!”參將急忙稟報。
熊定中眉頭緊鎖,目光掃向中軍仁多嵬將旗,心中暗道:“仁多嵬果然難纏,不愧是當初想要奇襲大華糧道的麟州騎將,這份急智,實非凡人。”
他心思急轉,仁多嵬的計劃不難猜測,三個方向等量突圍,自己卻不知他身在何處。重甲騎兵速度根本追不上輕騎兵,若輕騎兵與之混戰,傷亡必大,此等蠢事決不能為。
既然仁多嵬欲往龍州,那自己便來個守株待兔。想到此處,熊定中大聲吼道:“其他兩路莫要理會!全力追擊圍堵敵軍中路軍,咱們在龍州城下來個以逸待勞!”
號令傳下,數萬展旗衛迅速聚攏,如潮水般朝中路那五千騎兵撲去。
仁多嵬見熊定中此舉,已知自己意圖被識破,熊定中這是以不變應萬變,不愧是大華名將。
思及此處,仁多嵬突然仰天大笑,頓生棋逢對手之感。他本就自傲,如今遇到這騎戰行家,好勝之心大起,暗自思忖:“我的榮耀,當由名將之骸骨堆砌而成。”
當下調轉馬頭,高聲變令:“北上,去夏州!”
當熊定中接到稟報時,知道仁多嵬定是藏在西南方向的五千騎兵中,估計是已經逃脫。
他迅速分析當下形勢,既然夏州騎兵回軍,想必楊炯的計劃已然成功。自己本就奉命攻打龍州,南下解救天波府楊渝的神符衛,如此一來,戰略目的基本達成。
想到此,熊定中大聲道:“剿滅東南和南方騎兵!朝龍州進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