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炯將和好的面用力摔在面板上,咬牙切齒地搟起面來,似是將心中的郁悶皆發泄在面上。
李瀠不再理會他,笑著教李澈如何編天燈,如何糊紙。
時光在這靜謐的營帳中緩緩流淌,不知不覺,已至深夜。
楊炯端著做好的神饌面,拿起地上的天燈,與兩人一同朝著南方走去。
草原之夜,靜謐無聲,唯有三人的腳步聲在草叢中沙沙作響。行至一處高地,但見明月高懸,微風輕拂,草原如波,三人便選定此處為祭祀之所。
楊炯將面置于面前,點燃三根長香,青煙裊裊升起,直上云霄。楊炯深吸一口氣,朗聲道:
昭昭歲華,穆穆幽情。遠羈殊域,遙祭靈庭。
昔在沖齡,幸依鳳庭。姨娘之顧,若月涵星。宮閣沉沉,膳香裊裊。纖手調饈,恩渥難銘。猶念曩昔,飫嘗嘉羹。濡養弱質,惠澤盈盈。
今當祭辰,躬制面饎。雖乏玉饌,赤心兢兢。湯餅氤氳,敬意騰騰。愿姨來格,歆此粢盛。
姨女來附,婉兮娉婷。柔姿楚楚,淑性靈靈。炯必傾誠,護之周詳。風雨相庇,寒暖皆防。
姨娘仙游,勿懷憂悒。魂如有知,察此丹悃。靈兮安息,瑞佑祥禎。
尚饗!
言罷,三人屈膝下跪,恭恭敬敬地在地上磕了三個頭。起身之后,拿起三個天燈,點燃燈芯,天燈緩緩升起,如三顆璀璨的星辰飄入夜空。
“娘!小妹已至,莫要擔心!”李瀠望著飛起的天燈,高聲呼喊,聲音中帶著幾分哽咽,在夜空中不斷回蕩。
話音剛落,柔風乍起,卷起三縷青煙,飄至三人身邊,縈繞不散。
“姐,娘來了!”李澈輕聲說道,聲音微微顫抖,眼中淚光閃爍。
李瀠點頭,強忍淚水,哽咽道:“娘,這是楊炯特意為您做的面,您嘗嘗,若覺不佳,便告知女兒,女兒定幫您罵他。”
風驟起,青煙拂面。
風漸息,天燈漸遠。
三人再次屈膝,虔誠地磕了三個頭,而后轉身離去,身影在草原的夜色中漸行漸遠。
回到營地,楊炯重入那制作天燈的營帳,不多時,端出兩碗長壽面,分別遞與李瀠和李澈。
楊炯朗笑晏晏地看向李瀠,眼神中滿是溫柔。
“你……”李瀠端著長壽面,眼眶泛紅,險些淚崩。
“嘗嘗!比你昔日為我做的如何?”楊炯調笑道,試圖以這輕松之語緩和這感傷的氛圍。
李瀠別過頭去,喉嚨微微顫動,片刻后轉過頭來,罵道:“你故意惹我落淚嗎?”
楊炯微笑,輕聲道:“祝生,熙泰!”
“熙盛和樂,泰然順安!”李瀠小聲附和,埋頭吃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