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實現屬性解耦常規的辦法是,對抗性訓練、β-vae、制定網絡結構……不過我稍微改動了點……”
舒姣不緊不慢的詳細說著。
這玩意兒,那可是003傾情指導,她按部就班的學習編寫,才弄出來的。
她怎么可能不懂?
周智文邊聽邊思索,眼神逐漸多了幾分明悟,“你這個3d人臉重建技術是不是優化過?”
說到底。
他詢問舒姣,一方面是探底,一方面是為了解惑。
因為……
說出來也是丟人,舒姣提供的技術里有些板塊他還沒搞明白。
“可微分渲染。”
舒姣點點頭,“以前用的3d擬合,速度慢,而且極其容易陷入局部最優。”
“可微分渲染器不同,它能做到端到端流程、梯度回傳、反向傳播、自我修正,實現從2d到3d的直接映射。”
“這個框架是我新搭建的……”
(已出現哈。
14年明確出現,19年框架就被開發出來了,感興趣的寶子們可以去了解了解。)
只簡單兩個問題,周智文基本斷定——
人臉模擬成像識別技術,真可能是舒姣搞出來的。
一個七歲的孩子。
這就是天賦嗎?
從小到大,周智文沒少聽別人夸他有天賦。
如今他看舒姣才明白,原來真正的“老天爺賞飯吃”,是這樣的!
“渲染方式,好像也有點變化?”
周智文放下試探之意,開始誠心請教,“你這個太逼真了,傳統的圖形學根本做不到。”
“nerf(神經輻射場),沒有編碼器,只優化一個針對特定場景的lp,后續可以再引入編碼器……”
舒姣一邊說,一邊抱起了電腦。
周智文摸出他隨身攜帶的小本子,簡短的記下幾個他自己才能明白的詞。
跟著他一起來的研究人員,摸出手機開始錄音。
沒別的。
思路跟不上,回去慢慢領悟。
院長奶奶出來的時候,就看到這一幕,然后轉身回去燒了壺開水出來。
哎喲~
她養的小天才嘴皮子一直說說說的,可不得說得口干舌燥啊!
等差不多聊完,已經過去了兩個半小時。
“對了。”
周智文忽然想起一個事兒,“你喂給它的實驗數據哪兒來的?”
“啊……”
舒姣滿臉無辜的望著他,“網上找的。”
周智文:?
“嗯?”
周智文仔細想了想,“我沒記錯的話,剛才有個列表,你是從……警局……還有kl智能公司數據底庫……”
你這違法啊!
小天才!
“嗯?”
舒姣抱著電腦,眼眸輕眨兩下,仿佛在問——
怎么了?
不就是用了點數據嗎?
“這個……”
面對她懵懂無辜的眼神,周智文遲疑半晌,正準備說話,忽得又想起——
不對。
舒姣的郵件,怎么通過研究所的信息封鎖層,送到他電腦里的?
周智文這么想,也這么問了。
“這個呀~你們那個封鎖層,全都是bug,五秒就進去啦。”
舒姣還特意伸開五根手指頭晃了晃。
周智文嘴角一抽,臉上難掩幾分尷尬。
五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