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
原本很壓抑的會議室,猛地嘩然一片。
除了ceo、3位vp和財務總監崔嘯,其他與會者紛紛竊竊私語:
“渠道部沒了,銷售都在干業績,誰賣的超融合?”
“我記得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連續發生重大故障,產品線人都走了吧?”
“你沒看這兩個月郵件么?超融合連發兩個很給力版本……”
“想起來了,有個版本解決了歷史累積的150個問題,還有個版本解決了安裝和性能問題,一個研發搞定的。”
“但是,沒人賣他們啊……”
“宋總,你們賣超融合么?”
“齊總那邊呢?”
十幾束目光朝王霽望去,都是肯定、贊許,夾雜著疑惑、驚詫。
只有一束不同。
雷凡忽然開口:
“我有個疑問,超融合接連兩次重大事故,去年還賠了300萬,難道二季度他們掙了400多萬毛利?”
語氣里,夾雜著明顯的不忿。
他分管的大數據產品線,因為不達100萬毛利,要被裁撤。
容器產品線,因為毛利沒有覆蓋3倍成本,要裁掉2人。
損失慘重!
到現在仍十分不滿。
江耀輝解釋道:“超融合團隊徹底重建,讓他們背歷史負債是不公平的,所以二季度之前毛利、成本清零。”
超融合的情況,與會管理者都清楚得很,確實是徹底重建了。
一個從云產品調來的研發,充當actingmanager。
一個從原產品部拆解出來的產品經理,入職僅2個月。
一個23歲,一個不滿24歲。
其他人都散了。
這不叫重建,什么叫重建?
眾人默默點頭,雷凡卻依舊不依不饒:“哪個團隊沒有歷史負債?哪個團隊不是重整過的?為什么他們特殊?”
一抹慍意爬上江耀輝眉尖。
他狠狠瞪了眼雷凡,這位研發二級部門的屬下,竟然公開頂撞自己!
冷冷道:
“你想要公平是吧?”
“可以啊!”
“把你的團隊全部裁掉!”
“給你留2個人,一個季度時間,我算你歷史記錄清零,重新核算成本和業績,怎么樣?”
“或者,就給你按單季度算,專挑你二季度的業績評判,怎么樣?”
由于預算、壓貨等原因,b端產品通常四季度收入最高。
如果單算二季度,所有產品線的業績,其實比全年1/4要低。
而工資是固定發的,成本實打實是1/4,這么算只會更慘。
雷凡立刻閉嘴。
真理永不缺席——
江耀輝輕蔑一笑,向后排揮揮手:“王霽,你分享下經驗吧!”
會前打過招呼,作為唯一正向盈利產品,王霽要做簡單分享。
目的,是給研發長臉。
整體扳回一城。
會議室目光刷地又匯聚過來,王霽不免有些緊張,清了清嗓。
調整情緒后開口:
“其實也不單靠我們……”
“銷售同事,尤其是金融一部飛總團隊,非常非常給力……”
“我和胡嘉怡在4月初做了規劃,計劃用包銷方式做成2單,以完成業績。”
“為此,我們要解決3個問題……”
將3個月來的工作侃侃而談。
除了講清楚自己和胡嘉怡的工作、項目從哪里來的,也順便感謝江耀輝和于啟明。
如果沒有他們支持,高性能版和包銷模式批不下來。
182萬毛利,92萬是壓哨進的。
6月下旬,黃瀚飛給王霽發消息:
“答應你的事,出了點意外……”
“本來以為只做12萬那個單,結果我們組有兩個小姑娘,又做了3單!”
“兩個單子小,一個3萬、一個4萬,還有個9萬,加起來16萬。”
“正要跟你說……”
“今天又來一單!”
“有個剛來的銷售叫屈鵬萬,小伙子上次聽你們講超融合,很感興趣,悄悄在跟進代理商,都沒跟我講……”
“臨到月底,居然啃下一個鄰省的包銷單,50萬入賬!”
“太意外了……”
“我總共給你78萬。”
“夠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