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霽仍在為曹遷爭取:
“秋姐,其實這個反賭中心還是有盈利能力的……”
“曹總是個千術大師,在賭界很有名頭,能招攬到學員。”
“有學員的學費,就能夠維持基本的運營了……”
“咱們再做一些推廣,在線上打出名氣,還能有額外收益……”
對于商業,他已經有一定認知。
但投資方面……
呂知秋搖搖頭:
“投資不是這樣看的。”
“投資要量化,要給出合理的估值。”
“我給你個最簡單的評估方法。”
“比如,如果對方有一個好創意,可以給他打分,值100萬。”
“如果有好的盈利模式,加100萬。”
“有優秀管理團隊,加100萬。”
“有優秀董事會,加100萬。”
“有巨大產品前景,加100萬。”
“你說的這個反賭中心,是個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行業,創意分為0。”
“盈利模式方面,如果按學費征收,我頂多算30萬,但你提到可以用線上運營,我給你加分,算他100萬。”
“管理團隊、董事會其實就1個人,沒有商業經驗,0分。”
“最后,這是條很小眾的賽道,產品前景方面,一樣是0分。”
“算下來,整體估值100萬。”
“他要融資200萬,哪怕出讓40%股權,也作價500萬了,怎么可能?”
“從投資角度,對方既不是好生意,也不是好合作伙伴!”
王霽嘆口氣,沉默了。
他還是想幫。
可惜,他對葉傳承諾過,曹遷的經歷、動機不能說出來。
即便說出來,以投資人的眼光看,也不會加分。
要自己投資么?
幫幾萬、十幾萬都可以。
但200萬……
數目實在太大了。
還在猶豫,呂知秋忽然道:“小霽,從我的角度,這公司是不值得投資的,但既然你開口了,也不是不可以……”
王霽喜出望外:“秋姐,你愿意投資了?”
呂知秋伸出纖長的食指。
搖了搖。
“別著急,我有條件。”
“我剛好在看兩家初創公司,他們的產品類似,我還在考察投哪家。”
“你幫我分辨一下,從技術角度,哪家的產品更好。”
“選好了,我就去考察反賭中心。”
王霽問:“是江秋的投資標的?”
呂知秋:“不,就是咱們的合伙公司。對方是初創,在做天使輪。我的江秋投資搞的是pre-ipo,不一樣。”
王霽粲然一笑:“多謝秋姐!”
他知道——
呂知秋就是要幫他。
或者說,給足他面子。
作為合伙人兼技術顧問,他本來就要參與評估標的,呂知秋把這事當做條件,不過是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別著急謝,要評估這兩款產品,得到我家過夜,這才是條件!”
呂知秋抿起嘴。
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來。
她家在棲霞區,屬于江寧市區里相對較偏的。
主要是因為,700平米的大house,在市中心很難買到。
上下共有兩層,地下有大車庫和健身房,院子是一大片修剪整齊的花園、草地,還帶著亭子和小游泳池。
王霽看一眼,就知道鐘漢沒戲了。
根本不是一個level的。
雖說江秋投資公司的錢,大部分也靠募資得來,但呂知秋肯定也有投入,每年還分走高額的管理費和獎金。
她的身家,王霽估計至少在億這個數量級。
而目標,肯定在十億量級。
甚至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