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前,張琇是做過功課的。
給她的任務,就是利用超級視覺,從天授靈玉的微雕看出端倪。
因此,她跟張瑩一起研究了幾天武則天書法,尤其是《金剛經》的手書,對這幅小楷作品早已爛熟于胸。
在其他人看來,靈玉上的雕刻極盡巧工,是完美的作品。
在她眼里,卻過于完美了。
因為連雕刻痕跡都沒有。
一定是假的!
何永康眉頭微皺,臉上帶著煩躁,朝鑒定師使了個眼色。
鑒定師接過靈玉,用放大鏡看了幾眼,反駁道:
“女士,你的判斷有失偏頗。”
“我想先問,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我鑒定文物多年,都需要用放大鏡看,做鑒定報告的時候,還需要借助3d超景深顯微鏡給出圖像分析。”
“如此精細的雕刻,你怎么可能憑眼睛分析出來?”
張琇眉梢一挑:“我視力好不行么?你自己說說,是不是刻得太假了?”
休息室里響起一片嘈雜,其他買家都聽到了她說的話。
宣傳了3個月、拍出5個億天價的藏品是假貨,這可是大新聞!
鑒定師擔心其他買家被誤導,放大嗓門爭辯:
“女士,你恐怕對古玩不太了解。”
“玉器雕琢時肯定有刀工痕跡,但經過拋光,已經磨去了部分刀印。”
“再者,歷經1300多年,表面上的痕跡早已消失,當然看不出。”
“你用這個作為理由,在業內人士看來肯定站不住腳。”
“我們做過碳14測年,這塊玉絕對是盛唐前后無疑。”
張琇搖搖頭:
“你自己用顯微鏡看看!”
“我當然知道可以拋光,也知道風化多年會有磨損。”
“問題是,就算是少府監工匠刻的,總不能一點痕跡都沒留下吧?”
“除了用現代激光技術編程雕刻,我不信1000多年前做得到。”
鑒定師仍舊堅持:“你說的這些都是猜測,運筆問題也是臆斷,古代工匠的技藝之精巧,你想象不到的。”
“就是有問題!”張琇瞪他一眼。
她畢竟不專業,也說不出更多。
王霽戴上手套,從鑒定師手中接過放大鏡,舉起靈玉。
這幾天他也做了功課,預展時看過鑒定報告,是有一定掌握度的。
觀察了幾分鐘,掌握度越來越高……
一條信息閃過腦海。
眼前紅點閃爍。
有缺陷!
紅點集中在玉的兩面文字上,包括「武皇天授」字樣和金剛經。
這說明,玉確實是唐朝的玉,但雕刻卻是后加的。
王霽抬起頭,正要向何永康提出請第三方檢驗,忽然瞥見身旁兩束目光凝望過來,帶著柔和與驚詫。
小雪瞧他拿放大鏡的姿勢、神情,恍惚間勾起許多回憶。
眼眶都紅了。
見王霽望來,忙扭過頭去。
王霽微微一笑,對何永康道:“我再找其他人鑒定,你們的報告有問題。”
鑒定師被當面質疑,臉色驀地變黑,在座位上哼了一聲。
休息室其他買家嘩然竊語:
“玉是假的?”
“佳士得也走了眼么?”
“切,他們被質疑不是一次兩次了!”
“09年賣的乾隆玉璽,成交價3500多萬英鎊,被發現是電刻字樣,大概率是民國仿制,后來被迫撤拍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