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而過,又來到了周末。
周六這天。
何煦去實驗了。
蘇醒在工作室忙了一上午,下午準備去潘家園溜達溜達。
出發前,她在微信里給沈白發了個信息。
不醒行不行:「沈老板,最近忙嗎?」
過了幾分鐘,沈白回了她信息。
收古玩的沈老板:「還行。」
收古玩的沈老板:「蘇小姐是有啥事兒嗎?」
兩人基本不會沒事閑聊,一般發信息都是有事說事,平時沒事最多就是朋友圈互相點個贊。
不醒行不行:「我一會兒要去潘家園,想問你在不在那邊,要是在的話,我就上門討杯茶喝。」
收古玩的沈老板:「這回不巧了,我在外地出差,沒有在京城。」
不醒行不行:「這樣啊,那等你回來,又空咱們再聚。」
收古玩的沈老板:「好的,等我回去,隨時歡迎你找我喝茶。」
不醒行不行:「(表情:ok)」
兩人沒有聊太多,幾句話就結束了聊天。
蘇醒收起手機,背了一個大背包出了門。
這次她沒有坐地鐵,而是開車去的潘家園。
雖然在京城,有時候坐地鐵比開車更方便,但何煦送她的卡宴她還沒開過幾次,正在新鮮期呢。
到了潘家園附近的停車場,她停好車,背著大背包就進去逛了起來。
周末來逛潘家園的人要比平時多,也更有市井氣息,比琉璃廠那邊要接地氣。
蘇醒還是更喜歡逛這邊。
而且周末來的年輕游客也多一些,她混在人群里,也不會顯得特別突兀了。
她停停走走,仔細逛著那些小店和攤位。
潘家園的商家和攤主,除了賣古玩、仿古工藝品,還有不少是賣文玩手串的。
最近她師父李威龍迷上了盤手串兒。
蘇醒經常看到師父朋友圈發他盤出來的串子。
于是,她逛到文玩手串區域時,就停下來仔細尋找著合適給師父的禮物。
各個文玩攤子的老板都熱情地招呼著顧客。
“來啦!隨便看隨便挑,咱家東西保真不忽悠,交個朋友不吃虧!”
“您這眼光準!這條剛到的老型珠,上手顯氣質,戴著保準出彩!”
“這串鳳眼菩提是尼泊爾老籽,顆顆精選,市場上打著燈籠都難找!”
“就剩這最后一條海南黃花梨了,油性密度沒得說,錯過真沒下次!”
“您摸摸這沉香,香味醇厚不刺鼻,是正經越南芽莊料,假貨可做不出這層次!”
蘇醒在心里吐槽:這些老板也可真能忽悠啊!
古玩圈子的人,也難免也接觸一些玩文玩的,最近她在圖書館借了兩本關于文玩的書籍,看了之后,不敢說對文玩多么精通,但至少摸了點兒門路。
她努力屏蔽老板的話術,憑著書里學的知識和她自己的感覺,挑選著物品。
有一個攤位上的貨看著還不錯,她拿起一個金剛菩提串子,仔細觀察起來。
攤主瞧著蘇醒,笑咪咪道:“玩金剛講究紋路樁型,小姐您看這串蜂窩雙龍,紋路飽滿,盤出來包漿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