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蘇小姐隨便逛逛就能撿個大漏,運氣實在是好得發邪了。
蘇醒笑笑,“我運氣……的確還可以。”
她每次也就只能說句這樣類似的話,應和一下。
總不能告訴別人,她有系統獎勵的“幸運值”加持吧。
沈白想到他所了解的蘇醒的一些事跡,不由說:“看來多做善事是會影響運勢的,我以后也得善良一些,不能心太黑了。”
蘇醒尷尬一笑,又回贊道:“沈老板您本來也是個善良之人,而且你們沈家也沒少做慈善呢。”
她上次給牧野捐款時,被網友扒出了她的捐款金額,她順便看了一眼捐錢的名單,在排名靠前的位置,看到沈白也捐了不少錢。
她又順便查了一下沈家的企業,這些年,一些大災大難來臨時,沈氏集團都沒少捐款捐物,而且他們集團公司還設立了專門做慈善的基金會,用來扶貧、濟困、助醫、助學、環保等。
這回輪到沈白尷尬了,“蘇小姐是第一個夸我善良的人……”
他從小被爺爺、父親培養,接觸家族里的一些事務,在商界摸爬滾打這么多年,怎么可能是個純善之輩?只能說,他在做人做事時,還能堅守住道德底線而已。
至于慈善……其實很多大集團公司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錢來做慈善,這對企業來說也是益處多多。
首先就是可以提升企業品牌的形象與公信力,持續的慈善項目,能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公眾對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度,區別于單純的商業營銷,更容易獲得社會認可,尤其在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企業社會價值的當下,公益行為能成為品牌差異化競爭的加分項。
還有就是,可以優化企業的稅務結構,符合條件的慈善捐贈可享受稅收優惠,根據相關規定,企業通過基金會進行的公益性捐贈,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可結轉以后三年內扣除,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稅負。
還有增強企業凝聚力與社會資源整合;實現家族或企業長期公益愿景等好處。
蘇醒認真道:“我真是這么覺得的,沈老板你是位善良的儒商。”
她其實說的是真心話,并非只是商業互吹。
沈白這個人,雖然是個很看重利益的商人,但有能力也有底線,坦坦蕩蕩的賺錢,這沒什么可詬病的。
他也很有社會責任感,就比如上次牧野發大水,沈氏集團已經捐了款,他可以不必再捐的,但他還是以個人名義捐了不小的數目,還籌集了不少物資運往災區。
沈白被蘇醒這么真誠的語氣,說得竟有一絲不自在了。
他壓下那一絲窘意,笑著道:“也許,我這人人品的確還算可以,所以蘇小姐的好運我多少也沾了點兒光。”
蘇醒撿的漏,有好幾件可都賣給珍寶齋了,怎么不算他沾了她好運的光呢。
兩人都笑了起來。
笑過之后,沈白說:“我看蘇小姐你這盤子,十有八九是真品,你是打算出手嗎?還是送去拍賣?”
ps:大家點點【為愛發電】吧,一個賬號可以點三次,謝謝~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