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有些尷尬。
銀子他不缺。
但真舍不得拿來買壽禮送人。
有那錢留著自己花他不爽嗎?
商議了許久,也沒商議出個結果,秦羽干脆帶胡管家出門,打算在京城各大商鋪走上一圈,如果能看到什么新奇玩意兒便買下來得了。
結果剛出門,就見年輕男子雙手捧著一卷不知道寫著什么的紙張快速奔來,姜青山見狀擋在秦羽面前冷喝一聲。
“來人止步!”
“秦大人,小人冤枉啊,還請大人給小的做主,還小的一個清白。”
年輕男子連哭帶喊,撲通一下跪倒在地,對著秦羽邦邦邦就磕了三個響頭,然后直起腰桿雙手將紙張高高舉起。
“這是小人的狀子,還請大人過目!”
秦羽明白了。
這是來告狀的。
心里那叫一個膩味。
告狀不去衙門,路上攔人算怎么回事?
要是人人都攔路告狀,他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不過秦羽也并未生氣。
這個世界的衙門可沒有那么好說話,告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此人定是有什么冤屈無處訴說才攔路,便耐著性子示意姜青山將狀子接過來。
打開訴狀,當上面蒼勁有力龍飛鳳舞的字映入眼簾后,秦羽不由得暗暗點頭稱贊,寫的真是一筆好字。
秦羽懶得看那密密麻麻的小子,直接問狀告何人所為何事。
片刻后,秦羽整個人都傻眼了。
“就這么點小事,至于嗎?”
這年青男子名叫宋青書,乃是上一屆落榜的秀才,因為寫的一手好字被翰林院一位史官看中,留在身邊幫忙撰寫史料糊口,等待下一次科舉再考。
撰寫到科舉史的時候,那位史官便在史料上寫明宋青書因為在上次科舉考試中舞弊帶小抄,而被剝奪考試資格趕出來的。
宋青書看到這內容后急眼了。
說什么也要讓那位史官將內容改了。
因為當年他根本沒有帶小抄舞弊,之所以被趕出來是因為他因為一件小事頂撞監考官員,舞弊之說是當年嫉妒他的同屆考生所言。
那個史官也是個直腸子,表示除非你能證實你所言,否則絕不更改,定要將真實的歷史留給后人。
宋青書只好去禮部找當年監考官。
可監考官哪里肯見他,直接將其轟了出去。
最后宋青書去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告狀。
這三個衙門哪里肯理會這種小事,便將其趕了出去,最后無奈之下便找上了秦羽,想讓秦羽給他討個公道。
秦羽覺得這人腦子肯定有坑。
且不說事情已經過去三年,現在根本沒法查證,單從這件事的影響來看,完全沒有必要這么折騰。
大乾律法不完善,沒有考生作弊就再也不能參加科舉的規定,除非禮部官員閑的無聊將此事記錄在案,注明他不得再次參加。
下次科舉再參加便是。
至于史料,在秦羽看來愛怎么寫怎么寫算求,幾十年后人都死翹翹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但宋青書卻不這么看。
他一本正經的道:“大人此言差矣!從古至今誰人不想青史留名?我宋青書有鴻浩之志,下次科舉考試必中,將來必將有所作為,史料記載我曾經舞弊,將成為我的巨大污點,豈不是要背負千秋萬代的罵名?”
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