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心情有些沉重。
銀子有了。
實力也算得上是一方高手。
他真不想繼續干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了。
很想離開這漩渦。
奈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能逃到哪里去?
且不說乾武帝掌控天下兵馬,可以調兵遣將圍剿他。
單單其麾下三品小宗師級別的存在絕對不少于十位。
這個結論是秦羽從乾武帝對待姜青山的態度中猜測出來的,倘若三品小宗師那么稀少,乾武帝必然會重用他。
另外一點就是,何青青乃是皇后身邊的內衛,根據她所說的,單單保護皇后內衛中,像她這樣的三品小宗師就有四位。
而根據她的猜測。
乾武帝的黑水臺絕對有二品宗師!
而曹景云,估摸著就是二品宗師。
至于乾武帝,沒人知道其深淺。
所以,即便逃了也沒有好下場。
只要乾武帝想弄他,就必死無疑。
除非成就二品宗師。
可這等萬中無一的境界,哪里是那么容易成就的?
希望太渺茫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一路上秦羽都在思索此事。
“不行!不能一直不停地得罪人,還得籠絡一批人,建立自己的人脈圈子,否則將來出點事情,在朝堂上沒有人給我說句話。”
“既然我這活兒干的就是懲治貪官污吏的活兒,那么就干脆籠絡那些清流了,只要他們掌握足夠大的權柄,說話就有份量。”
“將來乾武帝歸西,哪怕是繼任的皇帝,也不好輕易動我,畢竟他也需要考慮那些清流的感受。”
秦羽暗暗做了一個徹底改變命運的決定。
他想起了那個叫宋青書的年輕人。
一個落榜的秀才,為了史書上關于自己的幾句話,不惜將他攔在路上狀告其效勞的上官,是個把名譽看得比前途命運還要重要的人。
按照秦羽的了解,這種性子執拗之人一般都知恩圖報,如果運氣好還能成為一代賢臣,尤其是在乾武帝這樣的明君治下。
回到大理寺,姜青山在已經在差房侯著。
見到秦羽便從懷里拿出一張銀票。
“大人,這是分給您的一千兩。”
“哦,這么多?王元吉多少?你多少?”
秦羽多少有些意外。
大理寺人可不少,秦羽本以為自己拿五百兩就差不多,卻沒想到這么多,王元吉這個分配方案明顯在照顧上層官員。
“王大人跟您一樣是一千兩,施正安大人是兩千兩,左右寺丞各五百兩,讓卑職感到意外的是,王大人給我也分了五百兩,剩下的才由其他人分,這都是大人您的面子啊。”
姜青山頗有些唏噓感慨的說道。
秦羽則是微微一笑。
顯然,王元吉在向自己示好。
大小王他還能分得清的。
不過他心里多少還是有點不太高興。
這銀子姜青山不該拿。
麾下人仗著自己搞特權,容易被人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