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銘恩的歌聲并不高燃,他的旋律也仍舊一如往常,可歌詞里的背景故事卻在不斷延續,這一刻再高燃的旋律也沒有歌詞里的“故事性”更令人上頭。
眼睛看到的,永遠沒有腦海里想象的來的更戳人!
也因此……
無論是現場觀眾還是隔壁直播間里看節目的那幫網友,亦或者是后臺的歌手們、節目組的眾人,全都忍不住鼻尖泛酸,有種控制不住要落淚的感覺。
……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啊~”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
歌聲隨著情緒不斷深入,說實話剛開始很多人聽姚淑璃這個演唱方式還會覺得是不是有點兒……俗?
確實,民族唱法本身來說沒有流行音樂受眾那么廣,那么受年輕人歡迎,很容易會被人覺得“俗”。
但無論誰都無法否認的一點是,民族唱腔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門檻高的同時,其唱腔也有著獨特的魅力。
像是在沈銘恩這首《小河淌水1952》里,姚淑璃這一開始被一些年輕、浮躁的觀眾稱之為“俗氣”的唱腔,在隨著歌聲情緒渲染進入后,你會發現真的很應景,真的很和諧,真的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啊!
大段大段的rap詞雖然沒有任何刻意的雙押、單押,可是每一句結尾都會點題一般的點出“歌唱”的“妹”。
“妹”,是故事里主人公拼盡一切都想要守護的人。
她的歌喉,新中國的美好未來,是支撐他一路沖鋒陷陣的最大動力!
而在這一刻……
“妹”的歌喉、“哥”的家書,仿佛全都具現化了一般。
那一刻……
一切,都那么的震撼,那么的深入人心。
那一刻,導播的鏡頭掃過每一位聆聽這首歌的觀眾,你會發現好多人的眼睛里都閃爍著光芒,那是眼淚,是眼淚映照出的光芒。
……
“1952年冬至……”
“妹,相距一別,足有五年,你從未對我有所吐怨……”
“現如今,我大概已無法當面致歉……”
“那滿天戰機在我頭上密密麻麻地轟炸,身邊同志也只留得三人未有倒下……”
“但即便粉身碎骨,我也斷不會把這陣地給拋下……”
“我雖是個堅定地唯物主義者,卻也渴望來生能與你再相擁一刻……”
“若時光可以倒回,我想時針走的慢一些……”
“在太極山口,興許還能多瞧上你幾眼……”
“妹,那cx的高粱地,和家鄉一樣美……”
“金風拂過溪水,云朵繞著山,就像翡翠……”
“我把那紅花,塞進了信紙給你,愿它不會枯萎……”
“此生有你,無所遺憾。”
“祝世界和平,再無淚水!”
“新中國,萬歲!”
……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啊~”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啊~”
……
通篇至此,畫下尾聲。
一首歌,幾段歌詞,哪怕采用的是最大限度篇幅的【說唱】風格,也并不能完整的將先輩的故事詮釋出來。
但能夠讓人銘記那段歷史,能夠激起大家的愛國意志,也已然足夠。
空靈的歌聲落下后……
“……”
現場先是一片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