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啊!
真特么打臉啊!
什特么叫押韻?
你聽聽他剛才唱的這些歌詞吧!
漢、丹、淡、山、觀,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都發“an”音,連續不斷的從頭到尾大段大段的“押韻”真的是讓人聽得酣暢淋漓!
三山五岳盡數浮現在歌曲里,畫面感油然而生,獨屬于我們國家的民族自豪感也蒸騰而上!
后面描寫名湖大江很難押上韻,他就采用了一個“哎”和“位”、“輩”押韻的模式,全都發“ei”音,巧妙又不會顯得突兀,祖國的壯麗的江河湖海同樣映入眼簾。
鼓點密集,節奏緊湊,押韻考究,怎一個過癮了得啊!
線上直播間那邊彈幕都在刷:
【黑啊,繼續抹黑啊!】
【你們的雞腳呢?都拿去腌泡椒鳳爪了嘛?露出來啊!】
【那些說沈銘恩不會押韻,不會rap,說唱像念課文的呢?出來蹦跶啊!】
【老頭兒老太太都知道廣場上蹦跶跳廣場舞,你們怎么不跳腳了呢?!】
【我就問打不打臉!】
……
“長江頭到長江尾,兄弟共飲長江水!”
“黃河南到黃河北,華夏兒女那么美!”
“想飛回草原在那月光下面彈琴!”
“身藏于打磨敦煌舞動我的金翎!”
“盤棲在云南大理最神秘的山林!”
“看那鳳凰終將飛出一個傳奇!”
……
“揮毫提筆畫我山河!”
“劍峰千仞畫這巍峨!”
“滔滔江水走筆龍蛇!”
“我丹青不渝畫我中國!”
……
《山河圖》,在火熱的現場氛圍中,落下帷幕。
如果說《小河淌水1952》走情懷走心,讓人銘記歷史,銘記先輩英烈;那么《山河圖》就是毫不掩飾的走氛圍,走民族自豪感,走燃場路線!
都是歌頌祖國的作品,沒有高低之分,只是風格不同,至于押韻什么的……
呵,那玩意兒,也就一些傻逼在意。
也就一些傻逼覺得不押韻不叫說唱……
如果說《小河淌水1952》演唱結束之后,馬玲那邊還能以此為借口想要淘汰沈銘恩,那么《山河圖》之后,無論是馬玲還是那幫小黑子,全都怪怪的閉上了自己的皮燕子,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次的排名出的速度快的離譜,幾乎是在沈銘恩演唱結束后,節目組就公布了排名。
許是上次《我和我的祖國》被拿去跟季誠的小眾民謠并列倒數被人大做文章了吧,節目組這次學乖了,學精了,直接將《小河淌水1952》與《山河圖》兩首來自沈銘恩、姚淑璃共同演唱的作品,并列第一!
得到滿足的觀眾們這下總算不再想去怒沖節目組了,現場歡呼一片,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