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她不知道的是,朱棣其實也早就知道了。
當時他氣得想殺了老二。
但后來有人在他面前給老二求情,朱棣也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
甚至不僅沒有削弱老二兵權,但因此給他加大的權力。
【“其實在永樂前五年,朱棣對朱高煦是非常恩寵的,直到某一天,老大朱高熾發現了這件事,作為監國,老二手中權力過大,讓他非常的難受,故而主動去跟朱棣辭去監國之位。”
“也正是這一次,導致了朱高熾跟朱高煦兩兄弟徹底反目,朱棣真的因為太子朱高熾的話,開始提防朱高煦。”
“漢王手中的兵權開始慢慢被朱棣召回,而且直屬的軍隊也被調離京師之外。”
“朱棣其實并沒有想太多,他根本就不怕漢王能造反成功,給多少兵權都沒事,但太子朱高熾不一樣,老二手中權力太大會危險到好圣孫。”
“但因此老二記恨上了老大,覺得不再是自己的哥哥,而是假仁假義的太子爺!”】
楊士奇此刻如坐針氈。
在剛才天幕將他心中真實想法暴露出來以后,他就冷靜不下來了。
可現在,他忽然發現朱棣似乎也被天幕的發言弄得渾身難受。
朱棣目瞪口呆,之前就一直在想老大跟老二之間的關系到底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原因是什么。
可朱棣沒想到,竟然是自己造成的。
明明前人的教訓,可他終究還是犯了錯。
如果剛登基的時候就收回老二手中的權力,或許一切就不一樣了。
朱棣越發覺得,將皇位傳給老二是正確的決定。
“這樣就能避免手中相殘了。”
【“原本朱高煦是跟皇位無緣的,可轉折就發生在永樂十四年,不知為何朱棣突然開始重視身為漢王的朱高煦,甚至直接將監國的位置給了他。”
“不僅如此,就連一直被尊為好圣孫可望三代的朱瞻基也慢慢的被壓制,雖然至今我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可當時的朝堂似乎都明白,太子一脈的勢力已經被朱棣放棄了。”
“漢王朱高煦現在反而成了順位繼承人。”
“但身為太子的朱高熾似乎并不在意,也沒有要跟朱高煦爭奪的意思,慢慢的在家調養身體,反而慢慢減重下來,身體狀況越來越好。”】
聽到朱高熾身體變好。
最高興的就是楊士奇了。
他很清楚,朱棣現在要擁立漢王的原因就是太子爺身體不好。
若非如此,朱高煦根本就沒機會。
朱棣此時神情有些別扭。
老大不監國身體就好了?
再想到大孫子本來身體好好的,可登基以后身體莫名就變差了,沒幾年就死了。
朱棣忽大驚起身,難不成真是這皇位被詛咒了?
【“在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北征回京的路上,病逝前將楊士奇單獨召到營帳內,下令將皇位傳給朱高煦,并且要讓楊士奇保住太子一家的性命,在南京平安的過日子。”
“最終朱高煦如愿登基成了大明第四個皇帝。”
“令人好奇的楊士奇當時已經猜到朱棣要身死的消息,從始至終他都覺得漢王不是治世之君,并且已經讓各地軍隊調防,手握二萬備倭兵,完全有機會推翻漢王,讓朱瞻基登基。”
“可最終三楊都沒有選擇動手,而是讓朱高煦登基了!”】
朱棣并未大怒,似乎早就已經預料到楊士奇的選擇。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老二順利登基了。
他現在就想知道,這背后是不是老四在幫忙。
ps:00:00還有兩章,以后都改成00:00更新。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