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一捆、一捆的割出來,速度驚人。
周圍田地里的河西村村民們,看的無比眼熱,但也只敢羨慕看著,半句閑話不敢吱聲。
那給崔家收麥子的,可是千戶老爺啊!
崔家人笑的合不攏嘴。
尤其是老崔氏,感覺自從丈夫死后,她幾十年都沒有笑的如此歡暢了。
因為今天的河西村人,熱情到不像話。
甚至眾人自發趕來,在田地外面支起大鍋。
幫崔家燒火、做飯。
每一個過來幫忙的村民,先是目瞪口呆看著田地里奮力干活兒的千戶大人,然后對老崔氏態度更加殷勤、熱絡。
大家都不傻。
崔家,絕對是要發達了啊!
但讓整個河西村百姓都無法預料的是。
想到崔家要發達。
沒想到——能這么發達!
當天下午。
千戶大人還在崔家田地里吭哧吭哧收麥子。
全村百姓為此激動津津樂道的時候。
村口。
又有馬車來了!
這次,足足有五輛馬車!
這……
看著這似曾相識的一幕,有人嘀咕道:“不會是又來找崔家峴哥兒的吧?”
結果還真是!
五輛馬車在村口停下。
第一輛馬車中,走出一位身穿襕衫,頭戴方巾的古板中年男子,禮貌問道:“敢問諸位,這里可是河西村?我來尋崔家,崔峴。”
天吶!
在瞧見那古板男子走出來的瞬間,村民們齊齊瞪大了眼。
此人竟是位秀才公!
方巾,襕衫,是秀才公才能穿戴的!
沒等村民們上前回話。
第二、第三輛馬車里,先后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一位老者。
瞧見這兩位,河西村的百姓們齊齊倒抽冷氣。
比先前高千戶來的時候,都更加震驚、激動!
因為這兩位,不僅穿襕衫,而且還戴紗帽、扎腰帶、穿皂靴!
也就是說,后出來的兩位,是舉人老爺!
大梁王朝重文輕武。
秀才公已經是極為厲害。
到了舉人,那就是‘官老爺’了啊!
“拜見舉人老爺!”
“舉人老爺安好,草民給您磕頭啦!”
因此。
在裴崇青、裴開泰父子現身后,無數河西村百姓紛紛激動跪拜叩頭。
河西村里長,一天都在殷勤忙前忙后招待千戶大人,和那群軍爺。
好不容易歇息會兒。
結果聽到匯報,有兩位舉人老爺、和一位秀才相公,也來尋崔家峴哥兒了!
什、什么?
老天吶!
里長一個咕嚕爬起來,慌里慌張跑到村口激動叩拜、迎接。
其中那位年長的舉人老爺擺擺手:“起來吧,崔峴家在何處,速速帶我們過去。”
里長咽了咽口水:“好叫舉人老爺知道,崔家峴哥兒不在家,在田地里呢。今日一大早,南陽衛千戶老爺,和他的公子,來崔峴家,給他家收麥子來了。”
聽到這話,年長的舉人老爺臉色一僵。
另一位舉人老爺臉色也不好了。
隨后。
從第三輛馬車里走出來一位錦衣華服的小公子。
那小公子惡狠狠瞪向兩位舉人老爺:“瞧吧!你們干的好事兒!我就說高奇那廝,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你們一位秀才公,兩位舉人老爺,也別擺譜兒了,都去給峴弟家收麥子去吧!”
什、什么?
聽到這話,全河西村人都被震驚到麻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