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父子、裴家祖孫三人、以及吳清瀾坐馬車走了。
河西村其余百姓們,也都各自散去。
鬧哄哄的崔家,一下子就冷清下來。
但所有人都知道——
崔家的門庭,以后再也不會‘冷清’了。
甚至很多河西村百姓回去后,心想:要不也咬咬牙,送自家孩子去開蒙?
萬一家里也出個跟峴哥兒似的文曲星呢!
崔家院子里。
等人都走了,大伯母林氏趕緊把門關上。
隨后看向擺滿一整院子的禮盒,調侃陳氏:“弟妹,趕緊把這些好東西都收起來,不然我看著實在眼熱。”
陳氏大方笑道:“咱一起來拆開看看都有什么。大嫂喜歡哪個,我做主,先送你!”
一家人聞言都跟著笑。
眾人合力,把這些禮盒搬進堂屋,一件一件打開。
然后不出意外,發出沒見過世面的驚嘆。
“娘嘞!這是……鎏銀長命鎖,玳瑁框象牙算盤!”
“這是松煙墨錠?太貴重了!”
“竹胎兔毫筆,甚至連書撥都是黃銅制的!”
“還有青磚雕花制的鎮紙!”
這……別說崔家的女人,連崔伯山、崔仲淵兄弟倆都驚呆了。
全都是精細、又昂貴的好東西啊。
陳氏讓林氏挑幾件。
林氏連連搖頭,這么貴重的東西,她哪敢收?
怕燙手啊!
老崔氏看著這些貴重禮品,眸子里浮現出追憶:“當年咱家富貴的時候,住在南陽縣城里,用的也是這些好物件。”
這次,她并非在痛苦憶往昔,而是笑著感慨。
人生大起大落,當真令人唏噓。
不曾想。
崔峴笑著把話接過來:“祖母,當年咱家可以住在南陽縣城。現在……也可以了啊。”
老崔氏一怔。
其余崔家人也都紛紛看向峴哥兒。
崔峴笑道:“如今咱們有錢了,孫兒也要去裴氏族學讀書,自然要替家里打算一番。”
“我那話本,賺了三十兩基礎稿酬。如今正在南陽縣城暢銷,聽裴堅說,以后每月五兩銀子分成,應該不在話下。”
嘶!
每月五兩?這哪里是話本,這是‘聚寶盆’啊!
見一家人瞪大了眼。
崔峴繼續道:“話本賣得好,我想著,咱們搬去南陽,開家店鋪做摩喉羅生意。”
“我和阿兄去裴氏族學讀書。”
“爹、大伯這些年總在家里獨學寡聞,也不是辦法。到了縣城,可以去縣學深造。”
“有夫子教導,他倆又肯學,以后必然進步飛快,桂榜高中!”
“祖母您也不用日日以淚洗面,甚至把我爹、我大伯關進牛棚里了。”
聽聞這話,崔伯山、崔仲淵眼睛亮起來。
老崔氏訥訥道:“峴哥兒,原來我把你父親、大伯關進牛棚一事,你都知道了?本來還想瞞著你呢。”
“至于你說的,搬去南陽,做生意……這容祖母再想想。”
“咱家沒做過生意,不懂門道。而且去了南陽,還得租賃房屋,尋摸店鋪,找伙計,都要操心呢。”
其余崔家人連連點頭。
崔璇、崔鈺姐弟倆卻互相對視,眼中帶笑。
因為這些在老崔氏看來,極為困難的事情,阿弟都已經解決啦!
果然。
便見崔峴笑道:“祖母,這些都是小事兒。房屋租賃,我大哥裴堅已經幫忙解決了,咱只管過去。”
“至于租店鋪、做生意,我另一位大哥莊瑾會解決。哦對,他是南陽首富的兒子。”
“摩喉羅的燒制,我還有一位大哥來解決,他是工匠李的兒子。”
“至于安全問題嘛,高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