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二十年前我輸給周雍,二十年后,我的弟子一定要贏他的弟子!”
“聽說,鄭閣老私下對周雍這位關門弟子非常滿意。”
“大儒之徒,閣老徒孫。這小子憑一己之力,便攪動士林官場啊。”
“備禮,備厚禮!必須趕在周雍收徒宴當天之前,將禮送去南陽!”
周雍只送出去47封信不假。
但,前來南陽送禮的,可絕不僅僅只有47家啊!
這些信,不管送去哪里。
當天便有快馬攜帶禮物,朝著南陽送去。
大梁兩京十三省震動。
不管心中如何想的,面子上,都必須要給這位即將橫空出世的大儒親傳弟子,送去善意與祝福!
而隨著時間推進。
南陽城也開始熱鬧起來。
由南陽王,與欽差大臣齊大人牽頭,知縣知府作陪,特邀東萊先生出席,在南陽王府,舉辦文會!
南陽王,看似是位王爺。實則早無實權,是天下眾多縣城封地,不值錢王爺當中的一個。
如今起到的,就是一個‘吉祥物’般的作用。
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小小的南陽城,已經許多年沒有這般熱鬧過了!
更遑論此次文會,還有東萊先生參加!
格調直接拉滿。
整個南陽文人圈層都沸騰了,甚至還有隔壁縣讀書人,連夜吭哧吭哧趕來。
萬一撞大運,被東萊先生看中,收作徒弟了呢!
因此越是臨近文會,南陽縣城里越是熱鬧,很多客棧都處于滿客的狀態。
由于動靜鬧得實在太大,很多百姓都聽說了此事。
大家并不知道東萊先生,只關切詢問道:“小神童呢?小神童要參加這場文會嗎?”
讀書人們便直搖頭。
崔峴雖有才華,但也才八歲,太過年幼,還是莫要去參加的好。
怕百姓們不懂,讀書人們還解釋:“小神童如今有了名聲,少不得會有些心思不正之人,想踩著他揚名。”
“若他要是參加文會,指定會被刁難。”
百姓們聞言便露出擔憂的表情。
可后來,不知道是哪里傳出來消息:小神童確定會參加這次文會。
滿城嘩然。
這場文會,算是徹底傳入市井當中,聲勢浩大的驚人。
聽說還有個姓黃的秀才,17歲,頗有才名。早早放出話來,打算在文會上,向小神童‘討教’一番。
話說的好聽,這不就是欺負人,想借著小神童揚名嘛!
文會即將開始舉辦的前一天晚上。
崔峴放學歸家,意外發現,家里來了一位有段時間沒見的老朋友。
葉懷峰。
老崔氏、崔伯山、崔仲淵在一旁作陪。
應該是最近忙著陪欽差大人,處理趙志案,葉縣令看起來很是疲憊憔悴。
但人明顯精神了很多,有種先前沒有的干練勁兒。
看來,這段時間他也在成長。
只是因為先前‘掉馬甲’一時,憨憨大川有段時間沒來,今日也不知是為何事。
瞧見崔峴回來,葉懷峰尷尬一笑。
崔峴忍住笑意拱手:“葉大人。”
葉懷峰趕緊擺手:“別別,就……咱們私下還同從前一般就好,莫要生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