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振奮驚嘆歡呼聲中。
南陽王終于回過神來,他激動不已,大聲笑道:“崔小公子,東萊先生,二位果真盛名之下無虛士!”
“本王佩服!”
“有二位珠玉在前,實在讓我等驚艷又慚愧。”
“因此,本王提議。接下來的詩句,大家自行選擇接與不接,如何?”
這話,讓欽差齊大人、宋知府、葉縣令、裴崇青四人狠狠松了口氣。
他們已經不敢再接下去了。
生怕自己毀掉一首有可能名揚士林的聯句詩。
那可是會遭無數人恥笑、怒罵的啊!
倒是李端,被師兄東萊、和師侄的豪情感染,也有了些思路。
他端起酒杯,同樣一飲而盡,笑呵呵道:“那我來接下面的兩句:向夕音彌厲,迎風翼更輕。”
這一句,也引發無數人叫好。
雖說和前面四句無法比擬,但李大人作為次輔徒弟,也是有才學在身的。
向夕音彌厲,迎風翼更輕。
意思是:臨近傍晚的時候,蟬鳴聲會更加激烈。蟬翼迎著秋風振翅,顯得越發輕盈。
此句不僅扣題,而且聲音、畫面都十分靈動。
但這兩句,是順著東萊先生的那兩句來的,行文意境很平。
所以接下來,還得再次往上起勢。
這個是崔峴擅長的。
因此李端接完詩句后,直接點了崔峴,笑道:“小崔峴,你來。”
夏末涼風起,池面水波蕩漾。
亭榭內。
一身紅衣的崔峴,衣袍獵獵翻飛。
他被突然點名,也毫不怯場。
反而一揚眉,將手中的杯盞放于案上,脫口而出道:“單嘶出迥樹,馀響思空城!”
南陽王激動的站起來,大聲道:“好!”
他這一聲‘好’落下。
周圍的人們才反應過來,紛紛激動夸贊叫好。
顯然,氣氛玩兒嗨了!
好詩配好酒,崔峴徹底放開手腳,現在接詩竟能想也不想,脫口而出接下句。
這得是多么敏捷的才思,才能將詩詞玩兒的這般得心應手啊!
單嘶出迥樹,馀響思空城!
意思便是:孤蟬的嘶鳴聲,穿透茂密的樹林,高亢余音在整座城市中回蕩。
文會行進到這里,人們已經徹底無心其他游戲。
讀書人們自發站起來,圍在亭榭外,看向崔峴的目光中,盡是驚艷嘆服。
還有人大聲急切道:“記下來了嗎,記下來了嗎?”
因為實在是太精彩了!
推杯換盞,言笑晏晏間,脫口便是佳作金句。
誰不為其風采心折?
今日文會結束,崔峴之名,必將同《聽蟬聯句詩》一起,再次震撼整個士林詩壇!
東萊先生站了起來。
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般盡興了!
不僅是今日之酒,今日之詩,還是眼前的乖乖徒弟,都讓老先生滿意至極。
他朝著崔峴贊嘆微笑,而后道:“這首聯句詩,作到此處,還剩四句。你我一人各兩句,作為收尾,如何?”
崔峴笑道:“先生請。”
二十句聯句詩,已作十六句。
也該到收尾的時候了!
前文從憂愁、心驚,到賓主盡歡,再到金石之重,白發之輕。
引申到蟬鳴激烈、回蕩孤城。
這樣一番堪稱復雜的心路歷程,走到最后,會作何結尾呢?
人們看向崔峴,看向東萊先生,眼睛里滿是期待。
也有些緊張。
因為這關乎此首聯句詩,是否能平穩落地,作最后的主題升華!
而此時,大家才猛然意識到,八歲的崔峴,已經能和名震大梁的第一名儒東萊先生,共創詩篇了!
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縱觀大梁詩壇,往前百年,往后百年,怕是都不會再出這樣一位神仙人物了!
在眾人的注視下。
東萊先生也謹慎很多,怕毀掉一首佳作,思索許久,這才道:“嘒唳松間坐,蕭寥竹里行。”
咿?
怎地到最后,風味兒竟變得有些寂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