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小有才名又如何。
既然敢請戰士林文壇,那就要做好認輸的準備!
一時間,文壇風起云涌。
老儒、新秀紛紛被激起戰意,無數道目光,瞄準了崔峴。
瞄準了五年后的開封。
屆時,一場新任文壇領袖之紛爭,將隆重開啟!
但,那終究是五年后的事情。
且不管未來如何風起云涌,且不管整個士林文壇,因此事鬧出多么大的轟動。
當日文會結束后。
崔峴收起渾身肆意張揚,和老師一起,低調離開。
師徒二人走在熙攘熱鬧的街道上,耳邊隱約能聽到,不停有人在贊嘆‘小神童’。
東萊先生笑呵呵問道:“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感覺,如何?”
崔峴酒勁兒已過,恢復了往日的沉穩。
他輕笑道:“坦白說,方才在文會上,確實覺得很是風光得意。但文會散場,百家使從離去,一切又歸于平淡。”
“學生才意識到,其實這些,都是虛的。”
哦?
東萊先生很是驚異于這個回答,但也松了口氣:“為師還以為,你會沉浸在風光權欲當中,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逐漸緩過來呢。”
八歲的孩子,成為這樣一場如夢似幻的盛事主角,被天下各方矚目。
其實就算驕傲自得一些,也可以理解。
但東萊先生不曾想,自家小徒弟,能這般清醒自持。
崔峴笑道:“學生今日之風光,全憑老師、憑師叔、師祖等人在撐著。但歸根結底,學生自己不立起來,今日之風光,以后怕是再也不會有了。”
“五年之約既已定下,學生自當沉下心來,跟隨老師潛心學習。”
“今日,學生跟著老師好生風光一把。五年后,學生也希望,能讓老師為有學生這樣一個弟子,而在士林文壇風光得意。”
夕陽下。
說出這番清醒豪言的小少年,并不如文會上表現的那般張揚。
但脊梁筆挺,眼含自信,整個人沐浴在夕陽的余韻當中,耀眼到讓人挪不開視線。
這樣內斂、清醒、身負才氣、又如玉如琢的優秀少年郎,將來又怎么可能闖不出一番功績呢?
未來之大梁文壇,必有你小子一席之地!
不,未來大梁之文壇,都將仰你之鼻息!
東萊先生怔怔看著自己的小徒弟,沒有把心里這番話說出來。
而是朗聲笑道:“好!走吧,回家。從明日起,來為師家里上課。”
“好的老師。”
師徒二人并排前行,夕陽余輝落在他們身上,在地面投射出兩道長長的影子。
當晚。
在南陽王府仆從的幫忙下,足足七輛馬車,載著諸多厚禮,同崔伯山、崔仲淵一起,返回崔家。
開門的是老崔氏,她看起來表情平靜,并未有任何激動。
崔伯山納悶道:“娘?你看到這足足七大車厚禮,怎地一點都不吃驚。我跟二弟回來的路上還在猜測,說你看到這么多好東西,怕是又要激動到暈過去呢!”
這次暈倒是沒暈。
畢竟老崔氏已經提前收到消息了。
可看到這足足七大車的厚禮,老崔氏還是很沒出息的、激動到眼前發飄。
她渾身發軟,靠在門邊,一雙眼睛直愣愣盯著那七輛大馬車,訥訥道:“哎喲,伯山、老大媳婦,快來扶一把娘。娘兩只腿不聽使喚,要摔倒了!”
她不中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