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又如何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
當日崔峴在裴氏族學,引‘鄴侯插架,劉向校書’拜師。
而今日。
他的老師東萊,廣搜天下藏書,回饋自己的關門弟子。
崔峴怔怔看著滿室藏書,很是震撼,也很是感動。
茫茫書海,每一本,都是老師的拳拳心意啊!
見他沒說話,東萊先生笑呵呵道:“怎么,舍不得自己一身光環?想想看,若是你五年不露面,無任何詩詞作品問世,神童之名一定會遭受質疑。傷仲永之說,必然會甚囂塵上。”
“大梁文壇人才濟濟,會有新的神童崛起,會有年輕的天才爭相耀眼奪目,而后忘卻你崔峴的存在。”
聽到這話,崔峴笑了。
他轉過身,對著東萊先生躬身致謝,然后徑直走進那片‘書海’。
隨意選一本書翻開,在窗邊坐下,小少年略帶笑意的聲音,從屋子里傳出來。
“我給他們五年,且讓他們盡情耀眼發光去。”
說完。
他低下頭,坐在‘書海’當中,認真開始看書。
東萊先生笑呵呵瞧了片刻,不再打擾弟子,去小院中坐下,悠哉品嘗桂花釀。
屋子里。
崔峴近乎貪婪的汲取著知識,忘卻了時間。
偶爾看到精彩篇章,他或激動大笑,或振奮贊嘆,取來筆墨抄寫。
仆從老羅負責給小公子送飯、提醒時間。
有時,崔峴感覺自己才剛坐下不久,可一眨眼,天就黑了。
他潦草用過飯,點燈繼續。
仆從老羅看的十分佩服,連東萊先生都側目又驚嘆。
這份沉穩定力,實在令人心折。
時間在少年的指尖,隨著書頁嘩啦啦翻過,一月時間悄然而過。
金秋十月。
趙志案正式結束,趙志被緝拿去京城,擇日問斬。
而趙家則是被抄家,全家流放嶺南。
離開南陽前,欽差齊大人,把原趙宅的鑰匙、房契,送到了崔家。
三日后。
在一眾仲景巷鄰居們不舍的目送下,崔家,再次風光搬家了。
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
當年他們深陷窮困,苦苦無法翻身。如今一朝起勢,便乘風駕云,一飛沖天。
數輛馬車,搬了好幾趟,才把東西搬過去。
伏牛巷。
位置最好的核心區。
曾經氣派的三進大宅‘趙宅’的牌匾,換成了‘崔宅’。
這牌匾,是東萊先生親筆題的。
在兩個兒媳婦的攙扶下。
一身新衣的老崔氏,站在門外,看著這座氣派大宅,激動的聲音發顫:“二十年前,賣掉家里大宅的時候,我日日都在想。”
“賣掉的東西,究竟還能不能贖回來呢?”
她話沒有說完。
旁邊。
在老崔氏怔忪的注視下。
小孫子峴哥兒,從懷里掏出一對金玉手鐲,戴在她的手腕上,笑的十分燦爛:“能贖回來的,都能贖回來的,祖母。”
老崔氏看著那對金玉手鐲,眼淚刷的一下就流出來了。
那是她被丟在典當行里,曾經遭人踐踏過的尊嚴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