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來以后。
為了謀生,為了揚名,為了帶著全家人過好日子。他做了很多事情,一步一步地籌劃。
但現在,有大宅安家,有名望、有背景,有名師。
他終于可以暫時不用考慮任何身外之物,而專注于學習本身。
這種感覺……真的很爽。
崔峴雖說儲藏著上輩子的學識。
但來到這個陌生的朝代,仍舊需要大量藏書,汲取這個時代各種知識,充實自我。
方能做到真正的,集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
他崔峴,既然要去鑄高臺辯經,自然要先‘拿下’這片茫茫書海!
院子里。
看著小徒弟手不釋卷,物我兩忘的模樣,東萊先生一開始非常欣慰。
后來有點嘀咕,這樣學,真的沒問題嗎?
再后來。
東萊先生:孩子,你歇一會兒吧,別學了,為師有點害怕!
因此東萊先生每隔上倆時辰,就會過來‘打斷’崔峴一番。
一開始崔峴有些不開心。
但東萊先生是個很好的老師,也很會傳授學問。
不管崔峴在讀哪本書,他都能知道其中的內容,并且出幾道扣題的八股時文。
比如今日,崔峴在讀的書,是《大學衍義》。
這本書,主要闡發《大學》的思想,強調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
東萊先生略作思索,出了一個題目:“論誠意正心為治國之本。”
沒等崔峴思索著該如何作答。
東萊先生便自己開始破題:“蓋治國之道,莫先于治心;治心之要,莫切于誠意。”
而后,他更是不用筆墨。就這樣隨意坐著,口述,講了一篇八股文。
不愧是文壇領袖,這般本事,實在令人嘆服。
東萊先生自顧自講完了,也不問弟子聽明白沒,說道:“你且繼續看書吧。”
崔峴就低頭繼續看。
大儒教導弟子,也是講究方法的。
比如東萊先生從不給弟子布置作業,甚至不會特地提問問題。
他把自己所有的藏書,都拿到徒弟面前,讓他自行去翻閱、汲取。
然后自己作劉校,不管崔峴讀到哪一本,他都能引申到辯論、八股文上面,先出題,再給出解答。
崔峴只負責看,負責聽,負責寫。
每日雷打不動,一個時辰的練字,也是必須的。
常言道:山中無歲月。
但其實這方小院,在崔峴眼里,也短暫失去了歲月。
作為一個現代人,他來到這個陌生時代,化身一塊干燥的海綿,貪婪地汲取知識。
塞滿房屋的藏書,一本,又一本被他翻閱。
他看的書越來越多,眉眼也越來越清亮。
世界仿佛變成了黑白兩色,他游走其中,陶醉其中。
直到某日。
崔峴在看書的時候,沒來由突然笑著說道:“我喜歡今日。”
東萊先生微怔。
仆從老羅好奇問道:“為何,今日有什么好事嗎?”
崔峴繼續看書,頭也不抬的高興說道:“今日天好似格外亮堂,一直亮堂著,看了好久的書,天都沒黑。”
東萊先生和仆從老羅都愣住了。
而后,東萊先生看似抱怨,實則驕傲的感慨道:“老夫好好的聰明乖徒弟,竟讀書讀成了一個癡兒。”
仆從老羅忍住笑意道:“小公子,不妨抬頭看看呢?”
崔峴聞言疑惑的從書本上抬起頭,然后眼睛倏然瞪大。
因為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雪。
他欣喜的放下書,來到院子里。雪花簌簌落下,不一會兒,便撒了他滿身。
少年鼻尖凍得發紅,站在雪地里,笑的眉眼彎彎。
原來在他埋頭讀書的這段日子,日子悄然流淌而過。
秋去,冬來。
時間即將邁入大梁王朝嘉和十七年。
距離他穿越過來,已經一年了。
回望這一年,他開啟了新的生活,有了家人,朋友,老師,和滿身光環。
他已經完全融入大梁,成為這個王朝的一份子。
實現了一場,獨屬于他自己的完美新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