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檢查衣服。
書箱里的筆墨、硯臺、干糧,都要一一檢查到。
干糧餅子、饅頭會被掰開。
毛筆筆桿也要擰開,檢查是否藏了紙條。
足足上千考生,這樣一個個繁瑣的檢查,沒有一兩個時辰,根本查不完。
但考生們只能耐著性子等。
這真的很磨人心態,有些考生在等待的過程中,就開始不停哆嗦了。
好在,崔峴這次幾乎沒等多久。
前面象征性喊了幾個人以后,就叫了他的名字。
按照規矩仔細搜查完,差役給他發了一份答題紙,一份草稿紙。
而后低下頭,用極為弱小的聲音說道:“崔小公子,縣尊讓我給您托話,座次選八排九列。”
“多謝。”
崔峴同樣用極小的聲音回復,而后帶著答題紙、草稿紙,走進了考場。
考場里。
縣尊大人已經在里面坐著了,二人互相對視,隨后默契各自挪開視線。
南陽縣并不算富裕,但好歹也是個府城。
雖說不像江浙那邊奢侈闊綽,設置有單獨的縣試考場,供考生們使用。
可這‘臨時考棚’搭建的,也算似模似樣。
只是畢竟有上千考生,考棚里的桌椅都是東拼西湊來的,一看就是不知流傳了多少代的‘老物件’。
其實這都算好的。
一些偏遠貧困縣區,考試甚至要自帶板凳桌子、和答題紙。甚至連考棚都沒有,直接露天開考。
如《儒林外史》記載,范進便是“負桌提凳”去參加科舉考試的。
若遇到刮風下雨天,那真的要當場崩潰。
崔峴按照葉懷峰的提示,找到了八排九列。
這里光線充足,遠離茅廁,頭頂棚子蓋的嚴密,不僅隔絕掉太陽光線直射,就算刮風、下雨也波及不到。
衙門有人,真是好辦事啊。
因為縣試第一場,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場,只考一天。
白日開考,傍晚結束。
還有個更嚴格的規矩就是,不許點燈。
所以當考試考到最后的時候,光線充足的好處,就立刻體現出來了。
崔峴進來的早,只能在座位上等著。
桌面上放著答題紙和草稿紙,這也是有講究的。
草稿紙是黃麻紙,考完后,縣衙要回收。
而答題紙,是官制試卷紙,印紅色豎線,每頁10行x20字,卷首蓋著縣衙的朱印。
搜檢入場這一環節,實在浪費時間。
崔峴等的兩眼放空,甚至有點餓了。于是干脆打開食盒,開始吃糕點。
周圍一群考生紛紛側目看過來,心想:小神童這是明知自己來走過場的,所以才會如此氣定神閑吧?
于是,他們開始安慰自己:莫怕莫怕,好歹有小神童幫忙墊底呢!
崔峴并不在意別人的想法。
他吃飽了,搜檢入場終于結束了。
此時天光已然大亮。
葉懷峰命令差役們把門鎖好。
哐啷!
一位書吏敲響了考場最前方的銅鑼,示意考試開始。
考棚最前方。
在無數考生緊張的注視下,縣尊大人提起筆,在題牌上,寫下了縣試第一場的考試題目。
那是兩道時文八股題。
第一題:武王纘太王、王季、文王之緒。
第二題:今夫天。
看到這兩個題目,現場當即響起無數考生倒抽冷氣的聲音。
甚至有人眼前一黑,在心里暴躁罵娘。
上岸第一劍,先斬后來人,是吧?
自己淋過雨,所以要撕掉別人的傘。
會不會好好出題!
我就問你會不會好好出題啊!
被諸多考生惡狠狠盯著的葉懷峰滿臉無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