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火力全開,把賈邵辯輸了,豈不是弄巧成拙?
唯有蘇祈,毫不猶豫站了出來!
既然賈邵說可以,那就是可以!
他相信自己新交的這位朋友!
于是。
蘇祈深吸一口氣,厲聲看向賈邵說道:“《韓非子·顯學》云: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
“《管子·明法》載:有功者賞,有罪者誅。古今通義,豈容敗將茍活?”
這是以‘古今之辯’的角度,對蕭震下了殺招!
現場氣氛瞬間一凜。
所有人都期待看向賈邵,準備聽他如何破局。
可,令人嘩然憤怒的一幕,來了!
謫仙閣內。
沒等賈邵開口。
何旭緊跟著蘇祈的話音,同樣冷聲看向賈邵,語氣鋒利:“《周易·系辭上》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為體,器為用。”
“國法為體,將軍為用。體不正則用必邪!”
又是一個新的辯論角度:體用之辯!
何旭說完。
周斐然深吸一口氣,看向賈邵大聲呵斥道:“《春秋·僖公四年》曰:嚴華夷之防。”
“《白虎通·王者不臣》曰:夷狄無禮義。蕭震喪師,致倭寇深入,當斬!”
此為:華夷之辯。
最后。
孟紳走上前來,揚起下巴看著賈邵,冷笑道:“《荀子·榮辱》云: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禮記·大學》云: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今赦敗將,是以私利壞天下大義,豈非令三軍將士皆效其貪生畏死?”
這段話的角度是:義利之辯!
四位才子,四個殺氣凜凜的角度。
每一辯,都是一柄鋒利寒刀!
最開始,圍觀的眾人還憤怒于何旭等人不講規矩。
可看到最后,他們懂了。
辯論臺上尚且如此,他日到了朝堂,場面只會更加兇險!
正因為看懂了,所以寒心,所以絕望。
原來,想要殺掉蕭震,有這么多‘引經據典’、‘冠冕堂皇’的理由!
昔日寒窗苦讀,于學堂捧著圣賢書,如癡如醉汲取知識的時候。
可曾想過,今日這些圣賢書,同樣是斬殺良將忠臣的‘罪魁禍首’?
讀書人們神情晦澀難明。
更遠處。
百姓們雖然聽不懂復雜的辯論內容,但也能隱約理解:四個年輕才子圍攻賈邵一人,他似乎在被欺負。
正如蕭震將軍被欺負,是一個道理。
感知情緒是可以傳播的。
以謫仙閣為中心。
難過、憤怒、絕望、迷茫、不甘等情緒,在人群當中向外蔓延。
牡丹花海中,是無數張沉默、難過的臉。
終究是辯不贏的,對吧?
就像我們一群人,終究無法救下蕭震將軍,和八千為大梁拼殺抗倭的士兵!
只要想想那個悲慘的結局,心里都覺得堵得慌啊。
在一片沉悶難受當中。
唯有老崔氏緊緊握著手中的筆,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準備記錄,半點來不及難過。
因為她知道——
自家乖孫,要開大了!
果不其然。
于一片沉悶中,謫仙閣內的賈邵,從容站了出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