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昭公元年》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諸君拘泥體用二分,可曾見宋襄公拘禮敗于楚?《吳子·圖國》言:內修文德,外治武備。今留將軍活命,正是文德武備并舉!”
“你說國法為體。但若法不能護國,要法何用?諸位難道想我大梁,重蹈宋襄公敗楚覆轍不成?”
這是對何旭‘體用之辯’的駁斥。
坦白說,方才何旭還擔心賈邵‘翻車’。
但現在發現,純屬多余擔心了。
他定定看著眼前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的賈邵,徹底嘆服了,鄭重拱手道:“賈邵師兄大才。”
賈邵同樣給予回禮。
這下,都不僅僅是金谷園在歡呼了。
外面的百姓們越聚越多,雖然聽不懂,但也大概知道,那個叫做賈邵的大才子,贏了!
他贏了,代表著蕭震將軍就有活命的可能了啊!
從方才的絕望,到現在充滿希望,這怎么不是一場奇跡?
一位年輕讀書少年郎,送給百姓,送給抗倭將士們的奇跡啊!
同何旭回禮后,崔峴看向周斐然,朗聲道:“《左傳·定公十年》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孫子·九地》云:投之亡地然后存。”
“《墨子·兼愛》曰:視人之國若視其國。”
“《呂氏春秋·察今》曰: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諸君空談華夷之防,可若誅護國之將而縱通敵之賊,爾等‘防‘的究竟是夷狄,還是在防天下民心?!”
好家伙!
看得出來,賈邵真是殺瘋了。
一番引經據典之后,再加上‘防天下民心’的詰問,實在振聾發聵。
這誰敢接話?
周斐然一縮脖子,想也不想,當即拱手做出虛心聆聽姿態:“受教了。”
兄弟,自己人!
你別把我也給‘殺’了啊!
崔峴照舊拱手回禮。
謫仙閣外,歡呼聲已經快要把牡丹花海給震的開始搖曳了!
什么是絕世大才子?
這便是了啊!
憑借一己之力,殺穿三位大才子!
單人著青衫,站于人潮花海間,各種典故信手拈來,年輕肆意,神采飛揚!
賈邵之風姿,足以令全場為之折服神往!
今日辯經結束,‘賈邵’這個名字,必將會在無數人當中口口相傳。
而后締造出一位新的‘傳奇’人物!
在一片炙熱目光的注視中,賈邵最后看向孟紳,說道:“《尹文子·大道》曰:為政者,因民之利而利之。”
“《逸周書·大聚》曰: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鹖冠子·世兵》曰: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
“《文子·微明》言: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孔叢子·刑論》曰:利天下者天下啟之。”
“你既談義利,那我來告訴你!今日這利字,是《胡非子·止楚攻宋》所言兼愛交利!這義字,乃《隨巢子·明鬼》所載興天下之利!
“這‘利’是閩南萬萬生民活命之需!這‘義’是抗倭將士復仇之志!諸君空談‘舍利取義’,可曾見餓殍啖草之悲慘?!”
“若誅蕭震,倭寇鐵蹄踏碎山河之時,誰人又擔得起這‘義利’二字?!”
牡丹園林內一片震撼安靜。
唯獨賈邵一人,站在謫仙閣內,向眾人,亦或者向朝堂天下——
為蕭震,和他身后的八千士兵,發出不甘的嘶吼,與詰問!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