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堂里的小蒙童們,正在驚喜大口吃肉包的時候。
給他們送肉包獎勵的崔夫子,和老師東萊先生道別。
而后乘坐馬車,趕往開封府城東南隅,狀元巷。
途中,馬車路過大相國寺。
時間雖已臨近傍晚,但寺外仍舊能瞧見許多販賣佛經、香燭的攤販。
距離大相國寺和狀元巷不遠,是開封府學、和貢院。
狀元巷后方,挨著汴河支流。靠近了,隱約還能聽到漕船卸貨的號子聲。
七月夏日傍晚,霞光滿天。
狀元巷中一處三進大宅外。
老崔氏抱著小孫女崔瓔,祖孫二人同款表情,眼巴巴朝著巷子口張望。
怎地還沒到呢!
莫不是路上出意外啦?
正當老崔氏胡思亂想的時候,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接著,一輛馬車出現在巷子里。
老崔氏和崔瓔眼睛齊齊亮起來。
當時崔峴離家后,小崔瓔因為阿兄不告而別,暗自生了好幾天的悶氣。
可現在時間過去這么久,她早就忘記啦。
等馬車在宅院外停下,瞧見崔峴拿著兩串糖葫蘆下了馬車。
崔瓔趕忙從祖母懷中掙脫,激動小跑著撲了過去:“阿兄!”
崔峴順勢彎腰,一把將其攬在懷里,而后笑著把糖葫蘆遞過去:“阿兄不在家的這段時間,你有沒有乖乖聽話啊?”
崔瓔迫不及待咬了一口糖葫蘆,鼓著嘴巴含糊不清道:“聽、聽話的!”
崔峴聽完,捏了捏阿妹的笑臉,朝老崔氏笑著打招呼:“祖母。”
老崔氏‘哎’了一聲,上前拉著孫兒的手:“總算是來了。這幾天你娘總說,峴哥兒沒來,一家子在開封待著,總覺得空落。”
“如今你來了,咱一家子團聚,這就圓滿咯!”
“走,咱進家門。你爹娘他們,都惦記著你呢。”
老崔氏說著,拉起峴哥兒的手,風風火火進了家門。
崔峴聽得熨帖又舒心。
祖母不愧是一家之主,事情辦的井井有條。全家集體從南陽,搬到開封,這么快就安頓好了一切。
因此從下馬車的那一刻,他整個人都安定了下來。
漂泊在外的游子,總是會有三分孤獨在的。
到家后,一顆心都跟著軟和了。
前院。
幾個仆從正在整理花架,瞧見崔峴進來,急忙喜滋滋過來問候:“小少爺回來了!”
這一嗓子,霎時讓整個宅院都活了過來。
崔仲淵、陳氏,崔伯山、林氏,崔鈺、崔璇一大家子人,呼啦啦都圍過來噓寒問暖。
陳氏看了一眼風塵仆仆的兒子,笑道:“瘦了,但瞧著也越發精神了。”
崔仲淵則是把崔瓔抱過來,說道:“熱水早就給你備好了,你快去洗漱,都等著你吃團圓飯呢。”
“好。”
崔峴應了一聲,先是走過去,跟兄長崔鈺默契碰了碰拳。
而后笑著看向林氏:“這幾個月出門在外,不知怎地,總惦記著大伯母炒的臘肉。”
林氏彎腰直樂:“那還不簡單,峴哥兒想吃,大伯母馬上去給你做。”
老崔氏又交代道:“記得再給峴哥兒煮碗面,出門這么久,到家里第一頓飯,就是得吃碗熱乎面哩。”